济管教体文〔2022〕146号
办理结果:A
杨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山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通过建立健全农村教师激励机制,实施农村学校教师补助政策,改造提升农村学校硬件设施等措施,对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021年新招聘教师147名,补充到山区的教师67名;2022年新招聘教师191名,补充到山区的教师42名,近两年轮岗交流到山区的教师30名。我市在绩效工资分配上向农村学校倾斜,山区和农村学校教师每月分别多补贴153.6元和77.7元;山区镇、村、教学点分别按每月400、500、700元发放生活补助;新招聘人员到农村学校任教的,试用期内直接执行定级工资;在农村学校从教男满30年、女满25年教龄的教师退休后享受100%的退休金待遇;农村教师职评标准在城市标准的基础上适当降低,在农村教学第一线连续从教30年可直接考核认定中小学一级教师。评先评优向农村学校倾斜,评选表彰优秀教师分配名额山区学校上浮50%、农村学校上浮20%。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村学校的教师还存在年龄结构、专业不对口等方面的问题,结合济源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解决办法: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机制。实行“按师生比”和“按班配备教师”的定编制度。对于乡村小规模学校小学按每班2名教职工、初中按每班3.3名教职工配备,对寄宿制乡村学校编制核定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机动编制,有效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充分配备。积极推进城乡教师轮岗交流,出台《济源市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办法》,进一步健全完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机制,有效推进城乡教师均衡发展。建立农村学校教师服务期制度,近年来我市新招聘的教师优先补充到农村学校任教,农村学校任教不满5年(山区学校4年)不准调离。
二、进一步加大山区教师队伍的补充力度。多渠道补充山区教师队伍的师资来源,加大教师补充力度。持续实施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和“特岗计划”,根据山区学科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需求计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目前中小学教师不足问题。目前正在同相关部门协商计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招聘100名代课教师,用于补充中小学教师不足问题。
三、进一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通过农村学校校舍维修改造、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以及教师周转宿舍等建设项目有序推进,逐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
四、进一步提升山区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切实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工作,扎实做好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培训,努力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和执教能力,针对农村学校薄弱学科开展教师专项培训,努力推进学习型学校建设,全面提升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农村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在骨干教师评选过程中,注意向农村教师倾斜;专门评选一批农村骨干教师,形成农村骨干教师队伍,并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培训,提高农村骨干教师水平。
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体育事业的关心支持。
2022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