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管教体文〔2022〕153号
办理结果:B
王志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创建国家级全民健身示范区推进健康济源建设”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全民健身,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为了深入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近年来,教育体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体育局的具体指导下,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功能均、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目前,我市在全省已率先实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乡镇体育健身工程和老年健身示范园工程三个全覆盖,体育人口达到全市总人口的41.2%,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8㎡,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位居全省首位。现就近年来我局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持续加大全民健身运动推广力度,营造良好氛围。近年来,我市一方面遵循“因地制宜、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就近就便”的原则,持续组织开展户外运动、健身展示等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提高活动普遍化、常态化、科学化、社会化水平;另一方面依靠体育组织及镇(街道),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品牌活动,推动城乡公共体育协调均衡发展。
(二)着力打造体育健身品牌活动,抓好重点运动项目和人群。近年来,我市打造的有影响力的品牌赛事越来越多。如穿越壮美太行国际徒步大会、中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河南济源站)比赛、河南省男子篮球联赛、夏季篮球夜市、JBA业余篮球公开赛等,这些比赛每年都吸引来自全国各地选手。除这些大型赛事外,全市16个镇(街道)均有特色鲜明的群体项目,如我市克井镇的中老年门球邀请赛、承留镇的南山钓鱼大赛、沁园街道的JBA业余篮球公开赛、玉泉街道的广场舞及北海街道的象棋和空竹比赛等,已经形成届次,创出品牌,在全市乃至全省均有较大影响。近两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原因,大部分体育赛事均被暂停比赛。
(三)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体育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各类健身活动向全民健康转化,推动全民健身活动与卫生、文化、教育、旅游、养老等相结合,积极推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站点向健康指导服务站点转变,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向健康监测站点转变。大力宣扬“运动是良医、健身是良药”观念,引导人民群众从单纯依靠被动治疗的“治已病”到主动健身的“防未病”转变,不断提升全市人民的健康意识、行为方式和自我预防疾病能力。
(四)目前正在编制《济源体育产业中长期发展生态规划》,围绕“体教融合、体卫融合、体旅融合”进行总体规划、布局,以项目为支撑,以运营为核心,以落地为目标,突出山地户外、自行车、徒步、水上项目等,争取谋划、落地几个大的、有影响力的体育产业项目。
(五)加大全民健身事业财政投入,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济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今年计划投入250余万元用于体育活动赛事的举办,投入800余万元用于体育场地类的建设(含学校体育活动场地)。
二、节点计划
(一)下半年,利用体彩公益金250余万元,计划开展中国篮球公开赛、全国射箭奥林匹克项目锦标赛、河南省篮球联赛、“三山同登”群众登山健身大会、球迷夜市篮球比赛、气排球、广场舞、象棋、太极拳、武术等比赛。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国射箭奥林匹克项目锦标赛和济源市球迷夜市篮球比赛的赛事组织,其余的活动因疫情等原因,暂未开展。
(二)下半年,完成场地类800余万元的建设工作。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
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体育事业的关心支持。
2022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