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740701435/2023-00002
有 效 性:
有效
发文机关:
教育体育局
发文字号:
济管教体师〔2022〕109号
标  题: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推进河南省“国培计划”项目县 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成文日期:
2022-12-09
发布日期:
2023-01-03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推进河南省“国培计划”项目县 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中心校、市直学校: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教师函〔2021〕4号)《河南省教育厅等三部门关于印发<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养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豫教师〔2022〕103号)《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河南省“国培计划”项目县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教办师〔2022〕36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济源教师教育工作实际,现制定《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推进河南省“国培计划”项目县建设的实施意见》,请各相关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12月9日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推进河南省“国培计划”项目县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做好济源示范区“国培计划”项目县建设工作,优化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教师函〔2021〕4号)《河南省教育厅等三部门关于印发<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养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豫教师〔2022〕103号)精神,结合《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规划(2021-2025)》(济管教体〔2021〕50号)和河南省“国培计划”项目县实施的要求,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实施河南省国培项目县建设为抓手,以区域教师培养体系建设为目标,整合相关科室功能,实施校长“领航计划”和教师“领军计划”,做好“选、育、用、评”四位一体的新时代教师教育机制与路径探索,建设一支学科齐全、管理规范、学养深厚的教师培训者队伍,推出一批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师教育经验,以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服务高质量的教育发展。

二、建设目标

通过实施河南省国培项目县建设项目,统筹整合各级教师培训资源,建立分层分类分岗教师培训体系,通过项目县项目实施和引导,实现与高校、优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工作的深度协同,不断优化教师培训供给,推动教师培训提质增效;推动教师培训、教研、科研、电教等资源在协同实施教师培训项目中实现资源融合,建立以教师培训中长期培训规划为统领,相关职能科室高效协作,高校、优质中小学校幼儿园和“三名”(名师、名校长和名班主任)工作室为基地,系列培训项目为支撑的县域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

三、建设任务

(一)建立区域教师发展资源整合机制

推动培训、教研、科研、电教等部门资源的协调与整合,推进成立新时代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建立教研、培训、电教一体化工作机制。在年度教师培训项目设计、组织实施、过程评价等环节进行统一管理。建立共同谋划、联合立项、分工协作、协同推进的工作新机制,确保济源示范区教师发展各方资源同步聚合、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建好建强新时代开放、灵活的区域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济源示范区教师政治素质、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

(二)落实济源示范区教师教育发展五年规划

认真落实《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规划(2021-2025)》(济管教体〔2021〕50号),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教师继续教育周期内教师能力素养提升要求,准确定位、系统推进“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市培计划”“校本研修”“三名工作室研修”等五级培训,协调分层分类分岗、覆盖全体教师的培训项目,让每一名教师都有适切的专业发展平台,有效促进教师个性化、进阶性成长。

(三)打造一支区域教师培训师队伍

参照《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专家聘任管理办法(试行)》,依托“国培计划”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项目,以专职培训者、优秀教研员、一线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等为主体,建立一支不少于50人组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师培训师队伍,建立教师培训师定期、长期研究服务教师培训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其策划设计、组织实施教师培训项目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教师培训高质量发展。

(四)培育一批中小学教师发展基地

依托教师培训项目实施,建立与高校深度融合、协同联动机制,使高校成为区域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智库、教师人才培育的基地;依托“国培计划”骨干教师、优秀校(园)长培训项目,按照不低于参训骨干校长、骨干教师和骨干班主任人数10%的比例建立名校长、名师和名班主任工作室;依托“一对一”精准帮扶、送教下乡、校园长等培训项目,依靠“三名”工作室所在学校,打造一批教师发展学校和校本研修示范校。充分发挥教师发展学校、校本研修示范校在教师培养培训和教育教学改革的示范引领作用,完善教师工作坊(室)、教师发展学校和校本研修示范校建设制度、作用发挥方案及有关机制,将“三名”工作室打造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平台、名师骨干教师培养的基地,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成果辐射的窗口。

(五)健全教师培训选育用评制度

按照“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学用一体、育用结合”的原则,借助大数据等新技术持续完善教师培训项目“精选、精育、精用、精评”制度,关注教师培训全链条全过程,建立教师培训个人成长档案,推动生成教师培训资源,推动教师培训成果转化、能力有效迁移、作用持续发挥,实现教师培训、提升、辐射的阶梯成长路径,让培训效果看得见、摸得着,不断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重点工作

(一)整体推进区域校本研修,突出学校在教师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按照《济源市中小学校本研修管理办法(暂行)》要求,结合项目县的具体需求,进一步优化校本研修的管理机制与评价方式,形成教师教育科负责政策制定,教研室负责业务指导,进修学校负责阶段性评价的管理模式。要注重学校优势学科团队和教研组建设,优化教研团队管理,提升校本研修质量。注重校本研修与教师工作坊研修的有效融合,引导学校积极借助市级优秀教师工作坊对本单位校本研修的支持与帮扶。定期开展区域校本研修学科团队交流,设立校本研修管理团队与学科骨干的培训项目,开展系统性校本研修专项培训。组织评选校本研修示范校,市级校本研修示范校要跨区域帮扶薄弱学校,实现城乡校本研修一体化提升。

(二)加强“三名”工作室管理,构建多层次教师教育体系

构建教师教育科、基础教育科规划设计“三名”工作室制度措施,教研室做好专业指导,进修学校负责管理与评价的统一协调、有序高效的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市级教师工作坊、省市名师工作室的管理制度,以实践引领,城乡协同,梯队攀升,突出实效为原则,加强市、镇、校三级教师工作坊的日常管理与评价。切实发挥学科骨干教师在工作坊平台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名校长工作室和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的支持力度,本着优化团队,厚植专业,立足实际,稳步推进的原则,经过三年的系统建设,形成一批实践性案例;规范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注重发掘省级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典型案例与经验,组建名班主任培训团队,实施中小学班主任专项培训,以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带动区域班主任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实施中小学精准送培项目,启动新一周期学科教师岗位培训

以项目县设置的送培项目为抓手,按年度有计划的实施小学、初中、学前教育三个学段相关学科的系列送教送培项目。送培项目参照项目县的相关要求,设立专项资金,组织域内外学科名师和专家,结合新课改及教学实际需求,将“十四五”教师继续教育的岗位培训与送教送培结合起来,开展全员性、通识性、系统性的送培送教的学科岗位培训。

(四)加强教师培训师培养,努力打造一支本土学科骨干团队

依据济源示范区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需要,优选各学科,各领域的本域学科名师和专家组建教师培训师团队,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每年开展定期集中研修学习,落实相关待遇与责任,实行动态化管理机制,确保教师培训师在项目县建设中发挥指导与引领作用。

五、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组建团队(2022年8月至10月)

骨干教师团队组建,以12个市级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工作坊核心成员为基础,配备进修学校培训管理者组,建100名小学语文、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研修团队。

骨干校长团队组建,以6个省级名校长工作室核心成员及市级工作坊核心成员所在学校校长为基础,配备进修学校校长培训管理者,组建50名小学骨干校长研修团队。

培训者团队组建,以进修学校培训教师、省市学科名师及市级学科教研员为基础,组建50名学科齐全的市级培训者团队。

第二阶段:高校研修(2022年8月至2023年11月)

骨干教师团队研修赴湖南长沙第一师范集中培训。研修内容为按照“查学研判”的研修形式,优化教师工作坊及校本研修方案,明确返岗团队任务。

第三阶段:返岗实践(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

骨干教师团队以教师工作坊为单位,按照修订的研修方案,落实学用一致的研修要求,系统开展课例研究、专业共读、专业写作,发挥工作坊学科教学示范性和引导力。

骨干校长团队以名校长工作室为单位,按照学习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完善校本研修方案,以优秀学科团队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课例研究、专业读写,全面提升校本研修质量。

培训团队按照学科与区域分工对接三名工作室、各镇办校本研修基地学校(每镇办1-2所学校),按照聚焦主题、立足课例、体统跟进、区域推动的原则,及时提炼总结典型做法,形成典型案例,切实发挥三名工作室及校本研修的平台示范作用。

六、职责分工

(一)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

1.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县建设领导小组。项目县建设办公室设在教师教育科,具体负责统筹项目县建设,指导建好建强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

2.组建专家指导团队,加强专家智库建设,聘请省内外国培专家作为济源示范区国培项目县建设的指导专家。指导专家的选聘要兼顾项目的学科学段,当地学科专家主要聘请学科名师。专家团队主要负责项目规划的设计,实施与评估。实施单位参照相关财务标准及时支付专家劳务费用,有力保障指导团队在项目县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二)项目县实施的职责分工

1.统筹“国培计划”项目县项目实施。制定项目县建设实施意见,成立领导小组、专家智库等,在承训高校的支持指导下,建立分工合作、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不断优化教师培训生态,协同推动各类教师培训项目实施。(办公室、教师教育科)

2.提供项目县项目建设经费保障。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将相关项目建设经费纳入预算予以保障,支持项目县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培训师队伍、“三名”工作室、教师发展学校、校本研修示范校等教师发展平台建设和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发挥,持续加强县域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财审科)

3.凝练项目县项目培训成果。参与“三名”工作室、教师发展学校、校本研修示范校建设评价标准的制定,做好工作室(坊)、教师发展学校、校本研修的业务员指导。(基础教育科、基础教研室、体卫艺站、幼教中心)

组织教师工作坊、名校长工作室的学期注册,开展线下线上研修活动过程管理与信息发布评价,组织开展优秀教师工作坊、教师发展学校、校本研修示范校评选;按项目县分类设立对应的项目团队,进行项目设计、组织管理、总结评价一体化的团队负责制;制定教师培训师管理办法,定期组织培训师学习研修;(市教师进修学校)

加强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制度建设,组建省市名班主任教师团队,组织开展中小学班主任能力培训,全面提升中小学班级管理水平。(基础教育科)

发掘整理项目县建设中的典型案例,结合相关责任单位,开设专设栏目平台对优秀成果进行推广宣传,扩大国培项目县建设成果的影响力。(综合科)

(三)参训教师及所在单位职责

1.按照教育行政部门和承训单位的要求,按时参加项目培训,按要求完成项目要求的各项学习任务,坚持学用结合,主动开展教学应用实验,积极提交研修成果。按照国培项目县建设要求,做好返岗实践工作,积极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2.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项目县建设的通知要求,积极选派教师参与“国培计划”项目县建设,妥善处理好工学矛盾,确保参训教师安心学习,按照相关财务规定,及时报销相关费用,全力做好项目培训保障工作。

六、考核评价

(一)结合项目县建设的时间节点,市教师进修学校要对名师工作坊、教师工作坊、名校长工作室的日常运行情况进行动态评审,按月度做好信息统计与评价反馈。基础教育科对名班主任工作室的管理参照上述要求执行。每年12月份对校本研修示范校、优秀教师工作坊,名师工作室进行评选。发掘整理年度优秀案例,择优上报,推荐交流。对项目县建设制度保障完备的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

(二)相关单位参照《河南省“国培计划”项目县绩效评级标准》的任务分工,加强过程管理,注重过程资料档案的分类与保存,确保项目县建设落到实处。建立市、镇教师工作坊帮扶机制,构建市名师工作室+镇工作坊和省市教师发展学校+薄弱学校的双向协作教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教师队伍建设同步提升。


附件:

1.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培计划”项目县建设领导小组名单

2.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培计划”项目县“选育用评”办理办法

3.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培计划”项目县建设实施管理办法

4.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培计划”项目县绩效评级标准及责任分工

5.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中小学校本研修管理办法

6.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师工作坊管理办法

7.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师培训指导者团队建设和管理办法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底部栏目

主办: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 电话:0391-6613189

地址: 河南省济源市黄河路2号 备案号: 豫ICP备2023003091号-1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43号 网站标识码:419001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