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中心校、市直学校:
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办公室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印发<教育系统关于新时代学习弘扬雷锋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思政函(2023)131号)精神,结合济源实际拟定了《济源市学雷锋暨雷锋学校联盟工作三年规划(2023-2025年)》,请各中小学按照要求认真落实,切实将学雷锋工作落细落地,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2023年6月2日
济源市学雷锋暨雷锋学校联盟三年工作规划
(2023-2025年)
济源市雷锋学校联盟,涵盖46所中小学,近五年来持续推进雷锋精神教育,在全国德育专家王芳老师、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的多次指导下,深挖雷锋精神内涵,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取得明显效果,基本形成特色。为持续提升雷锋学校联盟各项管理,区域化整体推进雷锋精神教育,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雷锋精神在济源区域内蔚然成风,特制定本规划。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落实在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座谈会上传达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深化学雷锋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干部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崇高理想追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巨大热情;深刻领会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的思想内涵;丰富拓展学雷锋活动的平台载体,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使学雷锋工作更有时代感吸引力、做到常态化长效化。
二、工作内容
持续深入推进雷锋精神教育,逐步建立“13366”工作模式,即:围绕一个核心(立德树人)、做好三续三勤常规教育(续写雷锋日记、续存雷锋存折、续讲雷锋故事,勤于健体、勤于学习、勤于劳动)、建立六支团队(学雷锋党员先锋队、学雷锋助学支教队、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小雷锋艺术团、小雷锋记者团、小雷锋宣讲团),实施六项重要载体(开展主题教育、遴选精品课程、强化活动实践、培养种子教师、建立宣传阵地、年度总结展示)。
(一)常规系列教育
1.三续教育
(1)续写雷锋日记
《雷锋日记》记录着雷锋热爱党、热爱人民等深刻的生活和工作感悟,展现着雷锋丰富、崇高的精神世界。在雷锋生前所在部队,济源雷锋学校联盟代表接受了《雷锋日记》续写捐赠,联盟各校以续写《雷锋日记》为载体,记录学校雷锋式好教师、好学生,学校重要雷锋精神教育等活动,让向雷锋同志学习更加生动、具体。
(2)续讲雷锋故事
定期开展学雷锋主题班会、主题党团队日;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来续讲雷锋故事和新时代身边的学雷锋真人真事,指引中小学生发现身边爱岗敬业、热爱学习、助人为乐、勤俭节约等“雷锋式”好老师、好同学、好家长、社会好人等,让榜样就在身边、让自己成为榜样,让学雷锋真正化作每个人的实际行动。
(3)续存雷锋存折
雷锋生前存折里的积蓄大部分都捐给了灾区和需要帮助的人们,雷锋存折也一直存续在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全国雷锋学校大联盟也以各种方式向雷锋存折续存。济源雷锋学校联盟鼓励各中小学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环保低碳”行动,从生活和学习中养成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好习惯,向雷锋存折续存,为延续雷锋精神汇聚一份济源力量。
2.三勤教育
(1)勤于健体
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对于当代青少年有着深远意义,教育强国需要身心健康的接班人。每天锻炼一小时不仅落实在校内,更要落实在校外。学校要引领、指导学生学会1-2项健体技能,做好家校沟通,指导家长带领孩子走向户外,开展各种形式的健体活动。
(2)勤于学习
青少年一代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责任相连,学习文化知识丰富成长历程尤为重要,要文理兼学、中西借鉴,学校要发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保护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与成长的棱角,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与条件,并做好家长教育理念的引领与指导,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
(3)勤于劳动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各中小学要指导学生开展日常生活劳动,适时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掌握各类劳动的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
(二)重点系列教育
1.定期开展主题教育
以“厚植家国情怀 赓续红色基因”“展艺体风采 做阳光少年”“经典伴我成长”“党员先锋我带头”“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等为主题,定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多样化主题教育中,丰富中小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内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开发、遴选精品课程
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融入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语文、历史、劳动等课程;发挥学校雷锋纪念馆、雷锋林等“大思政课”基地的重要作用,主动联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研学实践基地、驻军部队、农村乡镇等作为课程情境;积极围绕雷锋事迹、雷锋日记,分类开发小雷锋课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雷锋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爱党爱人民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让雷锋精神在中小学生中生根、绽放。每年遴选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的精品课程和教学案例10-30个。
3.强化实践活动
“以文明创建我先行 党员干部当先锋”为依托,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爱岗敬业主题实践,持续用“志愿红”擦亮党旗底色;以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志愿服务团队为依托,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特困学生等困难群体活动,把爱心送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建立“学雷锋党员先锋队、学雷锋助学支教队、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小雷锋艺术团、小雷锋记者团、小雷锋宣讲团”,主要服务中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心理健康、学习指导,开展关心关爱、社会实践等。
4.建立宣传阵地
创办《雷锋少年报》校园专刊、公众号等宣传阵地,以济源雷锋学校联盟为主,面向全市中小学,培训培养小记者100名。由联盟学校自主主办,主要刊发小记者采编的日常学校新闻、雷锋学校联盟重要活动、雷锋联盟学校展示、小雷锋艺术团活动、济源采风美图、师生文章等内容。发挥新媒体点多、线长、面广的优势,推出感染力强的学雷锋微视频进行展播。
5.培养种子教师
充分发挥联盟各学校中原名师、名班主任、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教师等榜样教师的领头雁作用,培养、选树爱岗敬业、智慧创新等具有雷锋精神优秀种子教师,开展联盟校之间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多维度交流,随时开展送教活动。
6.年度总结展示
每年度结束后,由济源雷锋学校联盟理事长、副理事长召集所联系成员学校分组开展成果展示,总结、宣传学雷锋主题教育过程中涌现的优秀教师团队、优秀班级、优秀家长等;提名优秀典型集体参与全市评选;提交联盟校分组学雷锋工作报告。
三、工作措施
(一)区域化推进
雷锋学校联盟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基础教育全学段,包含山区、平原、城区各个地域,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与学段,分为小学组、中学组两类四组,由副理事长、轮值理事学校作为召集人,开展各项工作。
(二)项目化实施
主要是通过“活动项目化、项目团队化、团队专业化”的工作模式,将雷锋精神教育分为多个项目进行实施,如“学雷锋党员先锋队”项目,由雷锋学校联盟内具有一定特长的党员校长、教师组成,可以开展给予师生、家长多方面的专业化指导,并适时开展线上咨询与指导;“小雷锋艺术团”项目,由具备条件的学校联合组成团队,开展学雷锋主题的宣传演出送温暖等公益活动。
(三)常态化轮值
济源雷锋学校联盟实行轮值主席制。46个理事学校分为四个组,每一组的联盟校轮流担任轮值主席,每一轮任期一个月,负责按照工作安排,组织雷锋学校联盟每个月的教育和活动。
(四)建立激励机制
通过3年的时间,联合相关部门遴选、命名1-2所雷锋学校。每年表彰:5-10所学雷锋先进学校、10-20个学雷锋班级、“雷锋式”师生各50名、遴选3-5个优秀“学雷锋党员先锋队、学雷锋助学支教队、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小雷锋艺术团、小雷锋记者团、小雷锋宣讲团”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引领示范作用。
四、工作保障
(一)组织保障
济源雷锋学校联盟设指导组和理事会。指导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1名,指导组设办公室,设办公室主任1名,办公室副主任1名;济源雷锋学校联盟成立近五年来,开展多项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雷锋学校联盟理事会组织机构不变,继续组织、协调联盟学校各项事务。
(二)人员保障
在济源雷锋学校联盟设立策划组、保障组、宣传组,更好地协调、管理和推进联盟学校各项事务,使雷锋精神教育在济源教育的田园绽放璀璨的时代光芒,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经费保障
各中小学、各联盟学校要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将雷锋精神教育等德育工作经费纳入经费年度预算,提供必需的场所、设施,订阅必备的参考书、报刊杂志,为学校开展雷锋精神教育等主题德育教育提供支持。
附件:1.济源市雷锋学校联盟组织构成
2.济源市雷锋学校联盟名单
3.济源市雷锋学校联盟分组名单
附件1
济源市雷锋学校联盟组织构成
一、雷锋学校联盟指导组
组 长:赵忠红
副组长:杨建东
指导组办公室主任:石晓芹
指导组办公室副主任:王广平
二、雷锋学校联盟组织构成
(一)理事长:
济水一中 慎玉杰
(二)副理事长:
轵城中心校 郑传军
特殊教育学校 常讴东
梨林中心校 李红新
济水西关学校 张化芬
雷锋学校联盟设立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济源市济水一中,牛芳岩任办公室主任,焦娜娜任办公室副主任。
三、雷锋学校联盟团队
(一)郑传军:联系济源市雷锋学校联盟第一组
(二)李红新:联系济源市雷锋学校联盟第二组
(三)常讴东:联系济源市雷锋学校联盟第三组
(四)张化芬:联系济源市雷锋学校联盟第四组
附件2
济源市雷锋学校联盟名单(46所)
第一批(20所)
1.济源市文昌路小学
2.济源市济水办事处西关学校
3.济源市东湖小学
4.济源市河苑街小学
5.济源市黄河路小学
6.济源市沁园路小学
7.济源市玉川路小学
8.济水宣化学校
9.济源市健康路小学
10.济源市梨林镇中心小学
11.济源市坡头镇第一小学
12.五龙口镇实验小学
13.济源市轵城镇实验小学
14.济源市王屋镇愚公学校
15.济源市克井镇第一初级中学
16.济源市梨林镇第一初级中学
17.轵城镇实验中学
18.济源市济水一中
19.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
20.济源高级中学
第二批(26所)
1.济源市北海马寨小学
2.济源市玉泉罡头小学
3.济源市承留实验小学
4.济源市天坛实验小学
5.济源实验小学
6.济源市下冶一小
7.济源市邵原镇实验小学
8.济源市王屋镇王屋小学
9.济源市特钢中学
10.济源市沁园中学
11.济源市实验中学
12.济源市五龙口二中
13.济源市济渎路学校
14.济源市特殊教育学校
15.济源市第五中学
16.济源市坡头初级中学
17.济源市王屋一中
18.济源市思礼卢仝学校
19.济源市轵城二中
20.济源市承留一中
21.济源市大峪二中
22.济源市太行路学校
23.济源市北海中学
24.济源市第四中学
25.济源市第六中学
26.济源市延庆外国语学校
附件3
济源市雷锋学校联盟分组名单
第一组(11所)
1.济源市轵城镇实验中学
2.济源市轵城二中
3.济源市沁园中学
4.济源市北海中学
5.济源市实验中学
6.济源市太行路学校
7.济源市五龙口二中
8.济源市克井镇第一初级中学
9.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
10.济源市第六中学
11.济源市第五中学
第二组(11所)
1.济源市梨林镇第一初级中学
2.济源市济水一中
3.济源市济渎路学校
4.济源市延庆外国语学校
5.济源市承留一中
6.济源市坡头初级中学
7.济源市王屋镇愚公学校
8.济源市王屋一中
9.济源市大峪二中
10.济源高级中学
11.济源市第四中学
第三组(14所)
1.济源市实验小学
2.济源市健康路小学
3.济源市北海马寨小学
4.济源市天坛实验小学
5.济源市特殊教育学校
6.济源市五龙口镇实验小学
7.济源市思礼卢仝学校
8.济源市轵城镇实验小学
9.济源市邵原镇实验小学
10.济源市坡头镇第一小学
11.济源市梨林镇中心小学
12.济源市下冶一小
13.济源市太行路学校
14.济源市延庆外国语学校
第四组(14所)
1.济源市文昌路小学
2.济源市东湖小学
3.济源市河苑街小学
4.济源市黄河路小学
5.济源市沁园路小学
6.济源市玉川路小学
7.济源市济水办事处西关学校
8.济源市济水宣化学校
9.济源市玉泉罡头小学
10.济源市济渎路学校
11.济源市特钢中学
12.济源市承留实验小学
13.济源市王屋镇王屋小学
14.济源市王屋镇愚公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