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740701435/2025-00040
有 效 性:
有效
发文机关:
教育体育局
发文字号:
济管教体文〔2025〕2号
标  题: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成文日期:
2025-03-27
发布日期:
2025-03-27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在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示范区教育体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精神,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立足部门本职,强化工作举措,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

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今年以来,局党组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汇报4次,组织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具体法治问题6次,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与教育体育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继续完善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监督各学校党组织严格履行法治建设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职责,充分发挥党组织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坚持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共组织党组集中学法6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3次。

(二)强化权力监督,依法履行政府职能

坚持权责清单动态管理,对纳入权责清单管理的50个事项履职情况进行评估。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经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审查各类政策措施文件5件。贯彻落实《河南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加强备案审查管理。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行政合法性审查工作的通知》,充分征求并尊重法律顾问提出的法律意见。2024年,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3件,审核协议合同23次,法律问题咨询10次。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推行预约服务,公开办事流程,落实“帮(代)办、一次性告知、首问责任制等制度,让群众少跑腿就能办成事。2024年共办理审批业务1413件,群众满意率达100%

(三)提升行政执法质量,深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

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新增行政执法人员两名,通过集体学习考试、专题培训、案例教学等形式提升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开展了行政执法专项培训四次。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所有行政处罚案卷均经法制审核并按规定公示。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开展监管任务3次,联合开展监管1次。认真梳理行政相对人违法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防范违法风险,在行政检查和普法活动中开展对行政相对人的法治宣传40余次。确定三家单位、三名人员为服务型行政执法联系点、联系人,加强联系,强化监督。认真落实“双减”部署要求,联合文广旅、工科委、市场监管、公安等单位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并结合属地街道办(镇)和社区,建立网格化管理制度,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先后开展了涉高考社会培训机构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暑期监管护苗等专项行动5次,出动执法人员160人次,检查各类机构90余家,查处违规学科培训9起,实施行政处罚5个,依法退费6万余元,有效优化了教育生态。

(四)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工作。2024年教育体育局共回复5个依申请公开事项,内容覆盖校园体育活动、幼儿园信息、教育行政信息等。日常利用教育体育局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及时向社会公开教育政策、工作安排、领导动态、规范性文件、财务预决算情况、回应舆情等信息。2024,教育体育网站公开公告公示70条,文件76条。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坚持法治途径优先,保障合理合法诉求,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开展政策宣讲,化解矛盾纠纷,消减涉稳风险。及时处理政务便民热线2040件,国家、省网上投诉13起,接待群众来访80余人次。

(五)持续加强依法治校,坚决维护校园稳定

通过法治副校长法治报告,主题班会、社团活动、手抄报等形式进行法治宣传,突出未成年人保护法、防欺凌等宣传教育重点,参与学生9万余名、教职工5千余名。持续开展青少年宪法晨读、宪法卫士、宪法演讲知识竞赛活动,近6万名学生参与教育部普法网宪法卫士活动,雨、武东晓、邓煜桐、薛慧鑫同学均在第九届全省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按照《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由政法委牵头,教育体育局配合,对23所中小学重新配备法治副校长,检察分院、检察院、司法局领导班子及骨干科长将近40人受聘到各个学校,成为学校法治教育的主力军。建成济源市第七中学,目前在校学生43人,积极对未成年人加强矫治。学校法治教育取得良好成绩,济源市沁园中学被省教育厅推荐申报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

(六)加强法治宣传,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把“平时普法每月有安排、重大节点普法次次有活动”作为常态标准抓落实。结合“国家宪法日”“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向群众发放宣传册。结合教育体育行业特点,组织召开教育体育系统政策宣讲会进行普法教育。抓好青少年法治宣传,一方面开齐开足开好道德与法治课、思想政治课,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活动。加强机关干部职工法治教育,组织参观示范区公安局执法办案中心、反诈中心、110指挥中心。今年以来,共开展法治专题教育讲座500多场、专题咨询200多场,受益人数20余万。

二、存在问题

(一)法治宣传氛围有待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形式有待进一步创新,针对性不强,普法宣传深度和氛围不足。

(二)法治观念有待提高。少数人员自学法律知识意识不强,存在学法实用主义思想,法治综合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行政执法力量有待加强。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后,执法职能归属机关,导致教育体育系统行政执法人员分散于各个职能科室,执法力量分散,执法专业化不足。

三、2025年工作安排

(一)切实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利用业务培训和法治专题培训等,组织执法人员开展结对子传帮带活动,集中学习执法业务知识、交流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执法水平整体提升。

(二)积极做好普法宣传工作。有针对性、全方位加强对全系统干部、教师、学生和管理服务对象的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学法用法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形成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底部栏目

主办: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 电话:0391-6613189

地址: 河南省济源市黄河路2号 备案号: 豫ICP备2023003091号-1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43号 网站标识码:419001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