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队伍  »  师资●培训
2021年市级教师工作坊建设“百人谈”:初中阶段
发布时间: 2022-01-04 | 来源: | 作者:
 2021年8月起,我们启动了市级教师工作坊的组建申报工作,四个月来,85名优秀教师经过方案提交,招募成员,组建团队,成立了覆盖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的85个市级教师工作坊。为总结经验,反思不足,现将各工作坊坊主参与“工作坊建设百人谈”的资料按学段集中发布,希望给大家以启示。

 
1.2021年济源市卢科研初中物理工作坊工作总结

 

    紧张的2021年即将过去,我们将迎来崭新的2022年,2021年卢科研初中物理工作坊如火如荼地开展,有很多经验和成绩,同样也有一些不足,现对今年的工作做一总结与反思,以期在2022年有更好的局面。

     一、工作坊的工作亮点:

(一)提前设计,“六化”管理

1.团队人员架构化。团队分为三级:坊主、核心成员、一般成员,一般成员对核心成员负责,核心成员对坊主负责,坊主对教体局负责。

2.研讨活动固定化:每月第三周的星期四上午为固定的研修时间。每月集中研修一次,一次的研修时长4小时。

3.研修方式灵活化。根据防疫的实情情况进行集中研修和线上研修相结合

4.研修过程流程化。经过认真的研究与思索,再加上实践检验,确定了以下研修流程:(1)第一、二节:同课异构;(2)课间操:围绕专题进行课例评析;(3)第三、四节:读书交流、专题讲座、研修小结、下次安排。

5.读书学习模块化。本学期,工作坊共读的书籍为王春易的《从教走向学》,在2022年的16日,进行读书交流,每个人依据自己的主题进行交流学习。

6.激励评优要量化。教师在参加工作坊活动中,参与教师的学时分成三块,签到、签退和上交心得,每项2个学时,共6学时。

(二)具体实施,灵活应对

在评课环节,我们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起初时,让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评课,实际情况是各小组的代表非常难选派,并且选派的代表发言说的多是好的一面,很少说不足的地方;后来我们改成核心成员主持,以提问题的形式进行研讨,一下子调动了每个人参与的积极性,成效显著。

二、工作坊中的不足与反思:

活动时,整体上参与的积极性是好的,但是还有部分同志积极性,表现在很少参加工作坊活动,提前离开,上交学习心得不积极。这些现象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第四节有课,调不开,需要回去上课,有的是学校有活动,冲突走不开,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对工作坊不重视,大家觉得参与工作坊的主要目的是挣课时,如果课时够了,觉得参加不参加都行,这样就容易出现一些不太和谐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认真去研讨解决。

 

 

2.吉秋霞英语阅读工作坊研修活动总结

 

一、研修目标

吉秋霞初中英语阅读写作工作坊的研修目标为:通过研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初中英语阅读拓展写作课教学模式,探索出成熟的阅读写作教学模式,提升工作坊成员阅读写作教学素养,提高阅读写作课堂教学效果,打造初中英语高效阅读写作课堂。

二、研修概述

自2021年9月份以来,截止到2021年12月27日,工作坊共开展了4次研修活动,完成了工作坊的既定研修目标。其中9月、10月在济渎路学校举行了两次工作坊研修活动;11月、12月受疫情影响,举行了两次线上研修活动。

9月份研修主题为:初中英语阅读写作教学模式探究;

10月份研修主题为:英语记叙文阅读写作教学模式研讨;

11月份研修主题为:英语神话故事和寓言故事阅读教师模式研讨;

12月份研修主题为:英语写作课教学模式研讨。

三、经验分享

1.活动前两周提前通知下一次研修主题,要求工作坊成员人人准备,确保成员人人研修,人人思考;

2.每次研修活动小组研讨先行,互相学习,互相研讨。最后,推选小组优秀成员进行微课展示,既节约时间,又提高了研讨质量。

3.每个月研修主题由所有成员商讨决定,由总研修主题细化而来。按照文章体裁确定阅读写作课教学研讨模式,充分保证了研修效果。

4.研修活动采用讲座和微课展示相结合的形式,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研讨效果。

四、研修活动反思

1.研讨课例多为微课展示,只能展示教师的授课技能,不能够展示学生的学习状况,不能完全反映出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2.11月份和12月份的线上研讨活动由于经验缺乏,组织不够严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线上活动的签到表不知道如何操作;

(2)研讨时间不能够充分利用,研讨环节有些混乱;

(3)研讨课例过多,导致研讨时不能深入;

五、下步研修活动计划

1.增加现场课研修课例,真实再现阅读写作课的教学魅力;

2.研究线上活动研讨形式,提高线上研讨活动效果;

3.增加研讨课例二次备课环节,要求工作坊成员人人有二次备课环节。

 

3. 初中数学张姣敏市级教师工作坊反思及总结

 

数学学科的主要价值是发展学生的思维,根据教学的现状,我们工作坊成员商榷后,确定的研究主题为: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的思维外显。经过四次的研修,成员们或多或少的有些许收获。现总结有如下。

一、我们做了什么

本学期,五位老师分别展示了新授课《等腰三角形》,复习课《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习题课《整式》,专题课《含有字母参数的分式方程》和《线段的计算》的展示,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课型的案例。围绕“如何让学生的思维外显″,这个主题,在每次研修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重构并汇报。为了让工作坊成员开阔眼界,由张娇敏老师解读国家优质课《等腰三角形》,黄海平老师解读国家优质课巜分式方程》。在解读过程中,让工作坊成员感受国家选手在课堂中如何让学生的思维外显,让“学生成为主体″真正落地。同时,国家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冉海军老师和刘丽丽的老师分别作了《方程模块知识承载的思维》和巜四边形模块知识承载的思维》。

第二、我们收获了什么

经过四次研讨,工作坊老师逐渐对“让学生思维外显"有效策略达成共识。

1.通过学生的自我分析,让思维外显,让回答正确的 学生描述自己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以及还存在的一些疑惑和大家一起讨论,这样既可以解决问题,又可以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通过学生的质疑、辩论,让思维外显。当学生产生不同意见时,让他们去表达,使他们产生更多的想法,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相互评判,提出建议,鼓励有疑问的学生把心中的疑问表达出来,继续讨论,讨论的过程是再思考再创造的过程。讨论可以矫正错误,让结论更加严密,让学生的思维量大大增加。

3.通过教师的连续追问,让思维外显。对内容、方法、思路、表达等方面的追问,可以让学生进行更充分的表达,留给学生更多的探索空间,让其思维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我们的规划

经过一学期的工作坊教研,我们在不断的研磨过程中,对“让学生的思维外显"的有效方式有了共识。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成员还需要在学习中理解、感悟其中的教育智慧。故,下学期,我们将努力做到:

1.继续研读巜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和上学期一样,在工作坊微信群进行打卡学习。

2.针对老师们对讲评课、习题课这两种课型的困惑,下学期,将安排三节讲评课、三节习题课,国优课各一节的研讨。(内容根据时间节点确定)在此过程中,继续对学生思维外显的三种有效途径进行再理解。

3.工作坊成员每人形成有个人思考关于“让学生思维外显″的感想。


4.河南济源孔新颜道德与法治工作坊总结

              

2021年冬学段,河南济源孔新颜道德与法治工作坊共进行了四期研修活动,分别在济水一中玉泉校区、济渎路学校、济源一中附中、轵城实验中学进行。活动方式采取课堂展示和集中研讨的方式,活动分为四个环节:课堂展示、评课研讨、专题讲座和读书交流。

一、经验总结:

1.根据每个月的具体情况,工作坊在主要参与学校轮流举行,分享了各校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经验。

2.针对近段发生重大热点事件或与教材相关的新闻,用简短语言分析这个热点在哪课中可以用,怎么用,进行时事述评活动。共发表13篇时事述评,借用大家的智慧,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有血有肉。

3.课例研讨和切片活动帮助青年教师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使他们快速站稳讲台;

4.卢利波老师的高效课堂和牛俊杰老师的国培感想微讲座,针对性,实用性强,深受欢迎。

5.读书心得分享培养了教师读书习惯。

二、存在问题

1.工作坊成员比较分散活动受限,每次活动集中比较困难,而且过于频繁会冲击正常教学。

2.工作坊活动需要更高的理论指导或专业引领。

3.青年教师的成长缺乏有效的具体措施,新入职教师存在畏惧课堂展示的心理。青年教师和新入职教师需要更多的展示平台和机会。

4.共读一本书没有认真踏实的进行,还是形式大于内容。工作坊成员缺乏学习教学理论的耐心和静心。

  

 

5.姬红霞初中英语口语交际工作坊

 

自9月份成立以来一直被广泛关注,工作坊群里大家每天都在按要求练习英语口语,不断提高自己;在课堂上更是想尽一切办法提高改善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工作坊核心成员共7名,有省级骨干教师、市级文明教师、省级名师、省级骨干教师、国家级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省级、市级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组成。

 一、全员参与工作坊活动

第一期工作坊活动在济水一中举行,会上宣布了工作坊的方案及要求,宣布人员分工情况,确立班长、副班长,考勤具体安排,合理分好五个小组确立好组长,每一期的黑板布置,拍照,制作美篇,研修后整理心得体会以及公众号的管理。要求:口语练习打好卡(趣配音、流利说等),衡水体书写练习要跟上。同时宣布活动后材料上交要求。刘远老师分享了《练习英语口语的方法与途径》专题讲座。

第二期工作坊活动大家观摩了王艳霞老师的一节精彩的示范课,课后李高翔、刘远等老师对王老师的课做了详细点评。翟玲玲老师带来了讲座《怎样有效模仿视频和音频》。

第三期工作坊活动改为钉钉线上活动,第一次线上活动操作并不熟练所以有断线的现象,但是我们最终还是克服了困难圆满完成活动。线上大家分享了近期英语口语练习的成果,交流了心得体会。李燕老师分享了《怎样正确把握元音和辅音的发音》的精彩讲座。

第四期活动将在明天举行,依然是钉钉线上活动,我想明天的活动一定会更加成熟与完善。

二、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及时反思

工作坊成员严格要求自己,所有老师提前背好课,写好教案。做到课前熟悉教案,课上灵活运用与调整,课后认真反思,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达到最高效。工作坊群里经常交流教材内容,有时会交流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等。

总之,通过初中英语口语交际工作坊活动我收获很大,同时又在大家的监督下个人能力提高了许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带领工作坊全体成员把学到的本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6.“工作坊建设百人谈”之我的反思与规划

 

 

时间飞快,转眼间,我牵头成立的市级化学工作坊已经开展了四次研修活动。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的收获很多,同时也有对各种问题的反思。

1.工作坊活动内容安排紧密联系老师们的教学实际,尤其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研讨和中招试题的研究与分享很受欢迎。

2.集体研读的书目《只为做一个良师》让老师们找到了共同的交流话题,从自身到学生,从课堂管理到有效教学,老师们都在学着用更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解决遇到的各种学生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成长着和改变着。

3.年轻教师渴求倾听身边名师的课堂教学,本学期主要安排青年教师的微型课展示为主,考虑不周全,有些欠缺,下一步的工作应充分考虑各位老师的不同需求。

4.初三教学工作繁忙,如何兼顾且能高效地进行研修学习,切实服务教学,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5.工作坊活动内容的确定和采取的活动方式方法,怎样安排和设计才能让各位成员积极性更高?

总的来说,本期的研修活动开展的很扎实,只是内容需要再充实和完善,活动方式需要更加多样化。

经过全体成员的研讨,我们达成共识,对明年春学段的工作坊研修活动简单规划如下:

1.推荐一本专业性的有关学科素养和化学观念方面的书籍,每人一份报刊杂志进行学习,不定时交换学习并交流。

2.计划把工作坊活动安排到不同的学校,开展校际之间的听评课活动,以听展示课为主,加强具体教学专题的研究研讨。

3.邀请优秀教师就复习课、实验加试教学、中招试题研究与预测等内容进行专题报告。

工作坊的建立让一群渴求成长和进步的教师聚集倒了一起,希望新学期能有新的突破,能一起走向更远的未来。


7.刘杰初中英语工作坊总结与反思

      

经过四期的教研交流,每个成员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较之前都有明显的提升。根据教研交流情况,现总结经验如下:

一、取长补短,精益求精。工作坊成立后,我通过正面和成员交流以及侧面了解,充分掌握了每一个成员的教学特点和特长。这样,在教研交流时就能把成员教学最好的一面呈现在大家面前,供成员们学习和掌握。例如,每期教研交流时,都会安排一至两名成员做课或讲座。第一期活动由张艳霞老师讲了一节听说课,第二期活动由杨慧敏老师、常文娟老师讲了两节同课异构的阅读课,供大家交流学习。第三期线上活动,先观看两节全国英语优质课一等奖教师讲课视频,交流心得,然后,克井一中的牛文静老师做《如何上好一节听说课》相关讲座。第四期活动由我和实验中学的裴晓丹老师在轵城实验中学上了两节阅读课,然后我又讲了一节阅读课的说课,有关怎样在课堂中体现英语核心素养。成员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直抒见解,面对面交流心得和提出进一步可能再提升教学能力的建议。这样最直观的交流,使每个人都能受益,同时,在此基础上也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分工协作,团结共进。工作坊的成功开展,离不开每一位成员的努力和付出。每一次组织研修活动,都会涉及场地沟通、主持、现场材料收集、材料整理、活动过程记录,还有图文报道、公众号宣传等工作。在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才有了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研修活动美文,向大家展示了我们研修交流最美、最好的成果。

三、共同努力,共同进步。每一个成员都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在评课时,毫不保留的分享心得;在研讨时,虚心听着每一个建议;在总结时,一字一句都是精华。我们把工作坊当作家,一个教学理念交流和教学经验分享的温馨港湾,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进步,为的就是提升每个人的教学水平,教好我们的学生。

工作反思:工作坊群是大家交流进步的工作平台,但在平时大家极少在群里交流,下一步要更好的让大家把这个平台利用起来;每期因为时间关系,读书交流的时间很少,都是直接让老师们上传的读书心得,这样大家当面交流的机会就很少;平时应多多让大家发表一下对工作坊活动的一些建议,真正让工作坊成为大家的。


8.卢跃进信息技术工作坊工作总结

 

一、 直面现状,破解难题(经验与反思)

1.难题1:新教材1套6本,现我们开课年级初一、初二,4本。怎么选?怎么上?中招考试考什么?

解决办法:半年来,2次邀现教研员卢磊老师,1次邀原教研员郭冠军老师,1次邀市电教中心顺吴玉红主任、李萍副主任以及董新飞、卢小宝,参与到工作坊活动现场,与大家面对面沟通,现已达成初步共识,待最后起草完善后,明年全市统一执行。

2.难题2:信息技术老师,手里只有一本教科书,既没有教参,没有课程纲要,素材在哪里?软件与硬件设备配套怎么做?

解决办法:组织骨干教师编写教辅知识清单和操作清单,先行试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一步综合上级部门的意见,再修改完善,形成济源独有的校本教辅资料。软件与硬件问题,与电教中心协商,会逐步解决。

3.难题3:新教材没有操作步骤,笼统的“文字”和“插图”的堆切,许多老师,特别是新教师,感到无从下手。

解决办法:通过集体备课+课堂展示引领示范。每次活动集体备课1-2节,骨干老师主备,全员参与;每次活动两节课,一节微型课,一节有学生现场课或录相课(疫情原因)。听后评议。另外还取得教研室支持,10月10日邀请新教材主编宋强、王国正为大家专题培训一次。

二、 不忘初心,“虎”年添翼(规划与变革)

1.课堂形式微调。每月活动的“大课”,改为有生现场课或名师录相课(国内外)。每月活动的“小课”,改为每次2节微型课,同课异构,比较、讨论。

2.强化坊内协作。保留原定的每月一次集体备课同时,继续修改完善与教材配的“清单”事务,加强群内交流,加强同读一书,借助公众号平台“反思”,让每位信息技术老师体验“家”的感觉。

3.想法巧借外援。加强工作坊练内功的同时,加强与上级部门和省内外专家的联系,争取更多外援支持。比如,加强学科知识的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与理念,请进来,走出去。

4.积极引进资源。针对大家只有一本书的“尴尬”,想方设法引进或推介有价值的、前沿的相关资源,或引进一些专家讲座,更好地助力教学。

 

9.郭筱敏初中美术工作坊建设经验与反思

工作坊自2021年9月成立至今,共活动四次,三次线下一次线上。活动纪律要求严格,活动组织严谨,能及时发布公众号内容。初步形成了“骨青带发展,专业提水平,研课促提升,网课秒辐射,硕果传芬芳”的工作室特色。

一、骨青带发展

每个骨干教师都带两到三名青年教师,结对子,各组讲课之前,核心成员都会给所属组员耐心的指导,以优质课的标准呈现出来。

二、专业提水平

工作坊结合济源中考美术的内容,对成员教师提出了专业要求,提升教师动手能力,避免眼高手低,多学段联合,针对“生活小速写”提倡每周一练,以图片或小视频形式交流;针对“国画”进行每月一练,提升专业技能技巧。

三、研课促提升

研课三次,以“设计·应用”“欣赏·评述”两种类型为主。

美术工作坊学段比较多,小学、初中、高中都有,活动更为丰富,分组讲课基本以同一学段为主,成员从每次研课中都有很多的收获。小学老师的设计与应用课型,课堂环节活泼生动,师生互动环节精彩,给初高中老师们的启发很大,让自己的课里也加入很多活泼生活化的元素。高中教师欣赏与评述内容讲的生动透彻,小学初中老师也开阔了眼界。

每位作课老师的课堂展示都利用济渎路学校录播室录制出来,一来作课教师可以观看自省;二来成员可以观摩、借鉴,形成资料库。

四、网课秒辐射

因为时间关系,每次集中活动都以研课为主、专业训练只能以讲评和技法难点指导为主,工作坊利用网络进行钉钉直播绘画技法,使得工作坊成员都能尽快提升个人专业水平,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五、硕果传芬芳

2021年郝利娜和李贵香获得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郭筱敏、卢龙梅、李桂香三人在河南省慈善书画展中获省一等奖,并捐献作品,受到市慈善总会表彰。卢龙梅老师的作品被河南外事办送到韩国展出。张子羽作品入围“子恺故里凤雅桐乡”全国中国画大展。

不足之处:要协调好讲课时间,完善各个环节;提高自己运用电脑的水平,争取熟练掌握所需要的技能,服务好工作坊成员。

 

 

10.杜艳清初中生物工作坊建设经验与反思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社会性需求日趋强烈,教师凭一己之力、啃老本用经验作战,已经适应不了教育变革,唯有团队引领、重学习常创新,方能走的更远更长。

市级初中生物教师工作坊是为更好地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提升青年教师专业能力,促进坊内生物教师的共同发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于2021年9月起组建并实施的。通过一个学期的运行和实践,我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一、经验

(一)精心策划,做好准备工作

1.做好工作坊建设预设,初步构建研修方案,搭好架子。

2.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工作坊才能有序运行,学习活动才能深入开展。

3.联系有经验、有一定影响力的本学科名师或教研员作为工作坊的指导者,使工作坊工作获得专业支持。

4.依据自愿原则,按程序和要求遴选工作坊成员。

5.按教师的教龄、教学能力、责任意识、所在学校等,综合考虑,慎重分组。

(二)统筹安排,合理开展活动

1.组长负责制,分小组组织并开展活动。组长围绕规定主题安排同课异构、主题发言、专题讲座等活动内容;每期研修活动均安排两名分别来自城乡不同学校的教师同课异构,然后,以组为单位对两位授课教师的课进行评课议课,并由1-2名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最后组长做专题讲座。

2.组内人人有事干,个个参与活动,拍照、写稿、发布公众号等,具体责任到人。意在培养工作室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担当,以及组长的协调力和组织能力。

(三)总结活动,提出努力方向

每次研修都会利用最后5-10分钟时间,与大家一起发现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总结本次研修活动的亮点、不足、改进意见及建议,明确下步的努力目标和方向。

(四)写好反思,促进教师成长

每期活动的现场课授课教师,都要认真听取老师们的意见及建议,做好记录并写好反思,以反思明不足,以反思促成长。

二、反思及启示

1.以制度为准绳,规范管理

关于市级教师工作坊的教师培训制度、优秀学员的评选制度、优秀工作坊的评选制度等,如果能有明文规定的话,会给工作坊及坊成员明确目标和努力方向,也会让各个学校重视起来,会更利于工作坊各项活动的推进。

2.以课例为载体,精准指导

工作坊应选择针对性强、具有启发意义的真实案例组织研讨。如每期活动的负责人为坊成员提供自己的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结合课堂教学情境大胆剖析自己的课堂,在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等方面,为成员提出值得参考的意见和值得思考的问题。也可以组织观看名师课堂,讨论、研究这些课堂教学中的理念、观点、策略的价值及其可行性,在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上予以引领和示范。以案例为载体的形式,针对性强,实效性高,可以促进成员的学习从理论层面自觉向实践层面延伸,最终实现教学行为的改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以教师发展为目标,适当调整工作坊主题

工作坊内3年以内教龄以及刚入职的教师相对较多,对教材、课标内容不熟悉,重难点把握不准,同时,还有一部分教师并非生物专业,专业知识素养急需提升,他们也希望在工作坊中能让优秀的、有经验的老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教材串讲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教会其给学生讲清“为什么”。


11.汤青河初中数学工作坊总结

 

工作坊从组建到开展活动,一共进行了四次集体研修。跨区域,跨学校工作坊的组建,让大家学到了不同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各校教师学习的优点,每到一所学校集中,让大家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每次集体研讨都能让人有惊喜的一面,特别是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讲课水平的提升。印象较深的就是在一中附中,郭巍老师和郭佩佩老师做的《最短路径》一节课。两人同课异构,展现了各自的特色,从课堂的组织,到教师的提问设计,课堂环节精彩纷呈。郭巍老师的每个环节的设问,问题的转化与过渡,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措施。郭佩佩老师的"放″和"收″,一环扣一环,收放自如,学生的课堂思维系统连贯。两节课上,真正看到了数学教授章建跃所讲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何由以知其所以然"。两节课下来,老师们收获颇丰。研讨过程中也异常充实。

其次是骨干教师的讲座。 尤其是轵城实验中学李玉香老师的《小组合作学习》。 李老师是一位智慧型老师,她能把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当作课题来研究,并根据具体实施不断调整方案。经过不断的探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自05年至今,一直在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和班级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北海中学韩丽丽老师的类型题归纳提升,一中附中刘喜梅老师的单元课设计等,都让大家学到了很多实用的东西,大家在理论和实践上提升了很多。

反思:研修活动中由于工学矛盾导致每次活动有个别人未到,成员的读书分享总结没有听课反思分享的多。应加大读书分享,提升内在修养。

下学期,首先在讲课方面有骨干教师引领,作为青年教师力争多人次上课。研讨中让青年教师多人次发言,讲自己的设计和想法。

其次是加强读书交流,上传读书心得。

第三,加强课题研究,让课堂有针对性,真正有效,逐步提高。

 

12.张九菊名师工作坊活动总结

 

从2021年八月份开始筹建工作坊,到九月份如期开展,现如今已按计划要求活动,先后开展四期活动,其中三次线下活动和一次线上活动。为今后更高效开展活动,现总结一下工作坊的活动情况。

一:做的比较好的方面

1. 做好工作计划部署

学期初,我亲自制定工作计划。在计划中规划了研修主题为《基于核心素养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实践研究》、课例研讨的人员分工、确定共读一本为《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初中数学》。由于计划详细,可操作性强,每次的活动都能高效举行。为了保证每次活动的效果,我提前一周在工作群里发布活动安排,电话提醒相关责任人;活动后提醒老师们完成活动心得。

2. 做好人员的分工

根据老中青相结合的原则,我把工作坊23位成员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有核心成员一名,成员2名组成。核心成员都是济源市学科骨干教师,有丰富的一线授课经验和较高的学科素养,成员为中年教师和青年教师组成,这样的组合搭配便于传帮带工作的开展,为青年教师成长不仅搭建平台,更是方法的帮助和方向的指引。在每期的活动中有核心成员和青年教师进行同课异构,另一个中年教师进行微型课展示,这样的安排能更好发挥每个成员的潜能,青年教师上进心强,精力充沛,在备课方面能积极向核心成员请教,核心成员更是不敢怠慢,无论如何也要起到师父的引领和担当。为了保证活动的效果,各成员都认真对待,积极准备,呈现活动促进共同成长的新局面。

3. 开展微专题讲座

根据计划,安排了两期和研修主题《基于核心素养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实践研究》相关的讲座,分别由实验中学孔东艳和济源一中附中卫莹两位老师与大家分享。孔东艳老师给大家分享了《指导初中生数学阅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卫莹老师给大家分享了《如何指导初中生进行数学阅读》。两位老师都能结合具体的事例进行分享,让老师们感到亲切入心,便于借鉴使用。本学期我们采取实践——研究——实践的方式,落实研修主题,效果比较理想。

4. 线上活动

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第三期活动在线上举行。线上举行没有经验,前期作了很多工作。通过线上对比,发现腾讯会议比钉钉会议更有优越性,比如:播放视频时,滕讯会议播放的比较流畅,而其能实现屏幕共享功能,主讲人切换自认。本次的线上活动,不同的老师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比如实验中学赵向阳老师把微型课录制成视频,活动当天播放视频,张梦瑶和常芳芳老师在线上说课。虽然每个老师都能认真准备,但是由于采用的形式不同,效果相差较大,录制成视频线上活动效果更好些。

二、不足及建议

1. 线上共读一本书

此活动本学期开展的效果不明显。反思如下:学期初,在读书的内容上出现摇摆不定,适合老师读的专业书所知太少。没有安排统一读书交流的时间,老师们由于参与的各项工作繁杂,在读书方面投入时间也偏少。没有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督查和反馈。

2. 议课环节

由于每次活动安排的内容偏多,也就变相导致了议课时间压缩。每次都是由核心成为进行点评,其他老师基本上没人发言,尤其是缺少青年教师的发言,没有了他们的发言,就不知道青年教师的困惑在哪里,也无法捕捉青年教师独特的思维视角,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3.借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下学期,以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教师优质课展示活动平台为依托,集体观看视频,借外力来充实自己。


13.张亚琴初中语文工作坊建设经验与反思

 

工作坊运行半年,共活动四次,三次线下一次线上。研课五类:写景抒情类散文,写人记事类散文,回忆性散文,名著节选类小说,一般小说。共读书目三本,《“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中的小说部分与散文部分;王荣生教授编著的《散文教学教什么》《小说教学教什么》。

工作坊建设经验:

一、分组设置合理有变

工作坊实行的是两类交叉分组。

第一类,作业上交时按照的是骨干教师传帮带青年教师的分组方式,所有作业青年教师先交给骨干导师批阅,保障每人能得到指引;

第二类,现场评课时按照工作五年以下青年教师、工作五年以上青年教师、老教师及市级骨干教师、省级以上称号教师分为四组,层级类进行评课,前者评课时可提出问题,自己的教学困惑等,后者评课外要对前者问题进行解答或提建议。

二、活动纪律要求严格

活动组织严谨要求严格。所有活动提前一周必有书面通知,安排好活动场地,授课教师教学设计,所用班级,签到负责人,宣传负责人等项目;对其他教师提出活动要求。活动后及时按照要求做好后续宣传、作业布置等项目。对于不能按时参与活动、交作业的老师,根据情况给予提醒督促警告的处理。

三、公众号发布及时丰富

公众号发布内容一是必须发布的工作坊通知、活动简报等;二是写得好的作业,以“XX专栏”的形式发布。最多的一篇点击率已经800多次;三是写得好的共读笔记,能够依据共读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有思考与实践的,单独以“XX专栏”的形式发布。

反思:

1. 因考虑不够周到,参与活动教师听课前没能提前准备好教学设计,碰撞与思考深度效果不够,课后重构也没有落到实处。下学期将作业简化,争取能够当时完成。

2. 坊主针对性引领不足,对于研讨课例,有一半的课例有思考与设计,并撰文引领。还有几篇课文,因思考不够周密没能形成文字和设计。下学期要提前查阅资料,思考设计,做好准备。

3. 线上活动下次采用直播讲课形式,比实录会更有现场感。

 

14.张迎新初中化学工作坊工作小结


“学科工作坊”本身定位就是一个“同一专业、相关专题”的纯学术交流场所,所以从建立之初的框架设想,到实施过程的适时调整,都紧紧围绕“引领示范、交流分享”的核心思想来进行。现将半年来的做法和下步想法总结如下:

一、本工作坊活动流程:

主题讲座——教学探讨——心得分享

主题讲座:

原因: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才能培育出有思想的孩子。

任何事情都遵循“高度决定方向、思想决定行动”的发展规律。因此,每次活动时,工作坊的坊主或核心成员都会按计划给大家带来最前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热词,不但激发大家对教学的兴趣,而且引发彼此对教育的思考。

课堂探究:

原因:课堂要“高效轻负”,教师就得“高标重负”。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有体会,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达成、素养的提升与教师传递信息的方式、方法、准确性、广泛性息息相关。“教学相长”就是提醒教师要能真正找到学生成长的需求点、困惑点,才能助力“双方互长”。不论教龄长短,都会有新的问题,不断反思、及时调整,才能不被现实难倒。

心得分享:

原因:教学是塑造灵魂、传承文明、创新引领,不是生搬硬套、一成不变、囿于现状。

教学工作要跳出单纯“体力劳动”的怪圈,教师不但要身体力行安心教学,还要勤于思考勇于改变。被动的转变与主动的变换是不同的动力和高度。所以,工作坊每次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都要求全体成员进行心得分享。这样的分享,进步的不仅是个人,更是团队。

二、本工作坊下步计划:

1.关注教学实际,加强成员互动;

2.引导青年教师,学会积极反思。

3.发挥核心成员示范作用,带动成员快速进步。

具体做法:

1.多给青年教师机会展示历练。

如:讲微型课、制作微课、改进实验、新技术更新等。

2.安排核心成员适时示范指导。

如:讲案例、讲经验、讲做法等。

存在困惑:

工作坊活动在开展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计划总改不上变化”的现象。因为坊主和核心成员都是满工作量的一线教师,很多时候精心的安排会被一些临时性的工作打乱,所以有时候活动开展时效性会受影响。

    

15.杨化伟初中数学市级教师工作坊工作总结

 

转眼工作坊已开展半年,这半年来通过讲座、展示课、研讨交流等各种形式的研修活动,工作坊教师们相互启迪,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确定主题  规范要求

   一个团队要有核心信念,统一步代,才能是一个有内涵,有文化的团队。

    1、确定主题: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2、确定课堂教学模式: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结合初中数学课程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实施“六问课堂”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设问导入;(二)、自主学习,研问探究;

(三)、交流反思,展示解问;(四)、提炼归整,疑问解惑;

(五)、当堂检测,习问反馈;(六)、回眸课堂,质问升华。

3、确定听评课要求:

(一)、听课要求:①写出所要研究的主题。②写出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③写出课堂反馈出现哪些问题。④写出六问环节中所设问题是否具有思维性。

(二)、评课要求:①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②,如果你重新设计,有什么新想法。③两者比较,分析哪种设计更合理,更有利于教学。

二、发挥核心成员引领作用,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工作坊有九名核心成员,由来自七个不同学校,且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充分发挥核心成员的引领作用,是推动工作坊发展进步的核心力量,每次研修活动由一名核心成员围绕主题进行专题讲座,要求教师要围绕课标结合教材,站在课程高度进行分析解析,指明中考导向,从教法学法给年轻教师指明方向。

本学期研修分别有主持人杨化伟老师主讲《全等三角形教材分析》,分别从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基本结构分析、思想方法分析、中考分析五方面阐述。由核心成员周红梅老师主讲《一元一次方程》。核心成员聂新利老师主讲《2021中考试题分析》。

同课异构展示,提升教学水平

每期研修分别在两个小组中安排同一年级的教师进行同课异构,由核心导师组织本小组成员共同研课、磨课,以最优的最新的理念设计教学。通过教师对同一节课的不同处理,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打开教师们的教学思路,可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作用。

本学期同课异构:课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授课教师张瑞、李伟珂;课题《一元一次方程》,授课教师范航宇、葛梦婕课题《反比例函数》,授课教师卢炳文、李丽丽。中考专题切片:张瑞《尺规作图》苗文敏《圆》

四、共读一本书,全员共成长

工作坊80%成员教龄不足五年,有4名刚入职的教师,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多数人对初中数学六册教参没有完全通读一遍,有效的教学需要有理论的支撑才更充实。因此工作坊每月读《教参》一个章节和对应章节的《课标》要求,每人每月上交一篇读书心得,集中研修同课异构课题在本章节选取。本学期上交读书笔记30余篇,《2021年数学中考试题分析》30余篇。

通过这种研修方式,工作坊成员每次研修时先能够站在课程理论高度,吃透教材,研透大纲,此时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能更合理有效 ,在评课议课时,有纲可循,能合理有效的研究、解读教材,拓展重组教材,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富有成效。

五、下学期工作计划:

1、按课程进度计划继续同课异构教学教研活动。

2、发挥核心成员的引领作用,研究中考动向,进行中考专题切片研讨。

3、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提升业务能力。


16.苏海玲初中英语工作坊建设经验与反思

 

单元整体教学不是新的概念,但是时代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基于高中课标的出台以及“双减”背景,依托王蔷教授的“大观念”理念,从当下的时代背景来看,面向未来的能力需要深厚核心素养的支持,但学科素养与学习内容之间存在断层,核心素养难以落地,而且孤立的课时教学,使学科核心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不算经验的经验:

主题讲座明方向

感觉主题选择理念比较新,对今后的教学有清晰正确的指导方向。工作坊活动通过专题讲座和课例研讨,让工作坊成员逐渐明白为什么要做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实践,让大家在埋头苦干的同时抬头看天,从学生学习语言整体性、应用性的角度出发,摒弃了以往片面注重词句的教学,将英语教学更加推向应用性与生活化,注重语言学习的情感体验与整体认知,优化教学设计,做到:音词句篇,听说读写,玩演视做,文思情意。

教材解读促成长

专家和一线骨干教师解读教材助推青年教师,接地气。观看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辜翔宇的专题讲座《新课程视域下的中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讲座,并以七上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为例进行深入解读与探讨,针对工作坊中年轻教师和刚入职教师居多的现状,工作坊核心成员基于减负提质的目标以及大观念教学的理念,深入浅出地带领成员们解读了各学段的英语教材,提出了合理的、蕴含育人价值的教学建议,有效助推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实践后的反思:

初步接触工作坊,对于工作坊的整体规划没有做到从大局着眼,很多事情因为规划不足,加上和每次活动的主持人在沟通方面没有注重细节,感觉活动中渗透主题的实践还不够。

老师们“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仍显严重,因为专业阅读不够深入,在实践活动主题的过程中进步不够明显,仍需加强。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整合新旧知识,但缺乏清晰的结构化视图进行总结梳理内化,形成知识体系;注重先扶后放的教学策略,但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仍需加强。 


17.邓文静初中历史工作坊工作总结

 

2021年冬学段,河南济源邓文静初中历史工作坊共进行了四期研修活动,分别在济水一中玉泉校区、济渎路学校、济源一中附中、轵城实验中学进行。活动方式采取课堂展示和集中研讨的方式(11月采取线上活动),活动分为四个环节:课堂展示、评课研讨、专题讲座和读书交流。

经验总结:

1.工作坊在主要参与学校轮流举行,结合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分享了各校历史学科的教学经验。

2.济水一中参与每次活动的课堂展示,将优秀教师经验分享到参与学校。

3.青年教师首当其冲参与讲课活动,提升了教学经验。

4.经验丰富的教师分享课堂教学技巧,有效带动了青年教师成长。

5.读书心得分享培养了教师读书习惯。

反思:

1.一月一次工作坊活动过于频繁,冲击正常教学。

2.活动需要更高级别的理论学习及指导。

3.青年教师的成长缺乏有效的具体措施,新入职教师存在畏惧课堂展示的心理。青年教师和新入职教师需要更多的展示平台和机会。

4.课堂教学疑难点需要教研员参与指导。

5.共读一本书没有认真踏实的进行,工作坊成员缺乏学习教学理论的耐心和静心。


18.刘丽红初中语文工作坊研修经验与反思

 

经验:

1.用前沿专题吸引人。本坊以多文本阅读教学为研修主题,虽然多文本教学的提出已有多年,但因为种种原因,至今依然在高冷的云端,未曾落地。那么,本坊带着问题出发,吸纳同道人,共同研究,挑战难题。

2.用真研究留住人。本坊在研修过程中始终秉承初心,立足专业,做真研究。工作坊坚持“理论+实践”的理念,采用“讲座+课例”的模式,辅以书籍共读,对初中六册教材的所有单元进行重构,使研修内容聚焦化、系列化、深入化、实效化,满足老师们追专业而来的语文心,不做无为事。

3.用管理提升人。按照教体局教师教育科的统一安排,本坊对研修成员施行分组管理,老中青搭配,名师与年轻教师搭配,城区与平原、山区搭配,人员分配结构合理。在运用名师优势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每一个成员的作用,凝聚集体智慧,构建良好的研究体式,不仅使不同层次的老师得到锻炼与提升,而且促进区域发展,保障研修效果最大化。每次研修前给予适当引领和指导,研修结束给予鼓励和建议,尊重和保护老师们的智慧创造,给他们继续前行的方向和力量。

反思:

1.坊主自身专业能力不足,引领性不强。

2.成员专业理论素养缺乏,拿来主义重于原创主义。

建议:

1.坊主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2.加强专业书籍阅读,搭建交流平台,促成深读。

研修是一场专业的修行。本坊在研修过程中始终不忘初衷,专心研究,用专业吸引人,引领人,锻炼人。路是人走出来的,多文本阅读这条路虽然寂寥,但不寂寞,假以时日,会铺满绿苔。


19.段林艳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

                         

回顾这个学期的工作室活动可以总结为一个坚持、两种方式、两点收获。

首先是一个坚持。工作室的每位老师都能克服困难,按时参加工作室的各项活动。特别是来自山区学校的十几个老师们更是付出更多,山高、路远,天冷,这些都阻挡不了他们学习的脚步。为什么能这样坚持,肯定是想在每次工作室活动中都能有所收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这也是我们工作室活动的最终目的。

两种方式是指工作室的活动方式灵活多变,可以是线下,也可是线上。活动方式的变化丝毫没有影响到大家学习的热情。钉钉直播、提前录课等多种上课方式灵活选择;评课、议课模式是钉钉群里直播或者视频录制等方式进行。老师们虽然没有面对面的交流,但是依然能感受到老师们的认真和毫无保留。他们在对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提出来改进意见和进一步完善之处。这样的评课才是真正有效的,才能促进年轻教师更快的成长。真是因为这样的活动真实、有效、高效,才能吸引着老师们积极的参与,共同的进步。

在这三次活动中我们每个人都收获了很多,总体来说概括为以下两点:

第一是读书学习的意识强了。工作室里共读数目是《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研究》,要求每位老师每月都要写一篇读书心得。这样就逼着每位老师都必须去学习、思考。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自己的教学工作相结合,从中更深刻的体会到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更好的开展。老师们写出的读书心得很多都是和自己的实际教学相联系,写出了自己的困惑和学习后的收获。

第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强了。老师们在课堂上对课堂的把控、重难点的突出都很熟练,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教学特色。但是如果让老师们来做个讲座,谈谈自己的课堂教学的话,好多人都说不好了。我们最不缺的就是实践经验,最缺乏的就是理论的支持。在工作室活动中,我们借助于共读数目,让老师们从中找出理论依据,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专题讲座。虽然我们的讲座不是高大上,但是接地气,很实用,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赞赏。

 

20.葛亚敏初中音乐工作坊总结与反思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我牵头成立的市级初中音乐工作坊已经展开了四次研修活动,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有收获,也有不足,现总结如下:

1. 工作坊活动内容安排详实,并且与老师的教学紧密相连,尤其是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分享,很受老师们的喜欢。

2. 集体研读的书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让老师们找到了共同的方向和思路,为有效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建立让学生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出来的教学文化和教学方式,教学目标不是往学生头脑里面填塞知识,而是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潜能……我们每师教师都在改变着和成长着。

3. 工作坊实行的是师带徒的学习方式,这学期安排青年教师讲课的较多,不够科学,下学期计划进行师带徒“同课异构”,争取最大努力的发挥“师带徒”的有效作用,让年轻的教师成长的更快一些。

4. 针对2022年的初三中招音乐考试的改革,我们如何让音乐教师回归课堂,提升初中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也是我们接下来需要思考研究的问题。

5. 工作坊的活动内容安排要丰富、实用,要激发每位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也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问题。

总的来说,初中音乐工作坊本学期的研修活动开展的很扎实,我们在摸索中前行,相信会越来越好。

经过全体成员的研讨,我们达成共识,对明年春学段的工作坊研修活动简单规划如下:

1. 推荐一本有关音乐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每人一份报刊杂志进行学习。

2. 计划把工作坊活动安排到不同的学校,开展校际之间的听评课活动。

告别2021,奋斗2022!


21.王耿初中历史工作坊总结与下步规划

 

2021年10月,“河南济源王耿初中历史工作坊”在济源市教育局师训科指导下组建,工作坊以“初中历史单元结构化教学”为研修主题,我们将“单元”作为一个牵涉多维课程目标的重要学习节点,指向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内容单元,选择单元整合版块,确定单元知识结构、单元教学立意,进行单元结构化教学设计

一、本学期我们工作坊开展的主要活动

1.共有六人次做示范课,葛春利、张利平、张艳武、刘鹏万老师进行了典型课例的微型课和公开课,其余老师撰写了听课感悟;工作坊教师撰写教学课例,共评选出11篇优秀教学课例。

2.共读教育名著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并撰写了读书心得,但因为疫情和我外出学习的原因,没有机会展开读书交流活动!

3.本学期工作坊坊主王耿推荐了教育类和学科类书籍,共同学习了网络优秀资源《新课标 新课程 新教材——基于素养导向的单元教学》。

4.本学期邀请教研室历史教研员徐辉老师指导,徐老师肯定了工作坊成员的教学设计中:胸中有课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课件有资源。

二、下学期工作坊研修规划

1. 加强研究:主要以九年级教师为主,继续梳理单元要素,选择单元整合版块,确定单元知识结构、单元教学立意,进行单元结构化教学设计,服务初三复习。

2. 依托工作坊研修活动,继续撰写教学课例,教学论文,提升工作坊成员的科研能力,明年争取申报研修课题。

在常老师示范引领,不断指导下,我们看到很多优秀的工作坊坊主的工作纪实,感受到他们的活动开展井然有序,而我们工作坊进行很慢,心里很是惭愧。工作坊是一个团队,要让每一位成员都有自己的研究成果,都不断成长,都有所收获。下学期,我们将尽力赶上,用踏实的脚步迎接春风。

               

22.张军强书法工作坊总结

                             

    转眼又是岁末,我的书法工作坊成立三个月,活动两次,现对工作坊活动和问题总结如下:

一.第一次活动是11月份的最后一个周五,由于疫情防控,我们书法工作坊进行的是线上活动,利用企业微信进行的线上交流学习,坊主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教育部中小学书法纲要,让大家明确书法这一学科在中小学的地位及要求,接着坊主又结合自身书法学习,带领大家学习书法海洋中的隶书,隶书是如何发展的,带领大家一起领略历史上流传千古的经典法帖,如风格飘逸的曹全碑,结构古拙的张迁碑,呆萌可爱的好大王,隶中之草的石门颂等多种汉隶,最后坊主给大家做了示范,从字法到章法,让老师们参考学习。

二.第二次活动是12月份的倒数第二个周五,这次坊主根据老师们的不同的层次,进行分组教学,有基础的老师按照自己平时写的字帖进行临摹训练,没有基础的老师,坊主首先给大家讲解线条,练习画平行线,要求线条长短一样,粗细一样,间距一样,按照这三个一样训练基本功,然后又给大家讲解观察字帖的方法,中国汉字是方块字,每个字都有不同的形状,但是归纳起来就三类,上下长左右短的,上下短左右长的,还有就是正方形的,我们在学习书法时一定要认真观察字帖,写出你临摹的字形特征。

    书法工作坊刚刚起步,没有经验,一切都是在探索中前行,下一步结合老师们的练习作业,针对不同的问题一一辅导,希望老师们每次活动结束后一定要加大训练力度,提高自己的控笔能力,新的一年里书法水平更上一层楼。


23.肖君侠初中英语工作坊工作总结

一、研修主题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及思维品质培养

二、研修背景

我们的英语教学出现了瓶颈,急需共同研究和探索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同时,与青年教师的共同学习也迫在眉睫,在教育局教师教育科的策划和领导下,我们成立了这个工作坊,旨在共同提升大家的英语教学能力以及相关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活动安排(阶段:2021.9-2022.6)

1. 与国课或省课同课异构,学习国课省课亮点,重构课堂结构;

2. 根据评课标准进行评课,提高教师设计课,上课,观课等能力;

3. 结合案例进行课标解读,重读课标,细读细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好规划;

4. 总结得失,所有教师说感想,写感想,共同提升。

四、收获

1.国课和省课的搜寻。

经验:搜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提升;

搜出更多好课,观课机会增多;

      比较和思考机会增多;

      了解更多精彩的设计技巧,提升平时的课堂设计技巧。

2.重构课堂。

经验:重构课堂,促进思考;

减少平时课堂的随意性;

 提升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

3.评课。

经验:认真分析课堂环节;

边评边思考自己的课堂,汲取经验,摒弃不足,重新认识自己。

4.结合案例解读课标。

经验:促使我们的课堂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促进初高衔接,我们的课堂不盲目;

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

5. 总结得失说感想。

经验:综合反思再成长。

五、反思。

1. 课标解读环节,部分准备不充分,没有进行二次补  充解读;

2. 同课异构环节,部分省课或国课设计环节亮点不够突出,需要再认真搜寻;

六、下一步计划

第一阶段在2000.3结束,第二阶段将开始教育相关书籍的阅读,用于指导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全体工作坊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021年12月29日

 

24.王学明初中地理工作坊总结


王学明初中地理工作坊组建已有半年,四次活动以我自己讲专题为主,感觉真的很累,但累并成长着。

一、四次工作坊活动

第一次工作坊活动9月30日在轵城镇实验中学举行,由我主讲了《浅议地理实践力》,为了讲这个专题,我买了地理实践力的专业书籍三本,认真读了两本,结合我校的做法,PPT准备了两天,收获颇丰。

第二次工作坊活动和市级地理教研活动合并了,因为主讲人是我,10月19日在延庆外国语学校进行,主题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地理教学》,这个主题本身是翟小转老师主讲的,但他去新疆支教了,半路转到我这里,等于是命题作文,我读了核心素养有关的4本书籍,在百度文库下载了近三十个专家的PPT,结合我的工作实际,前后准备了一个多月,讲了近三个小时。不知道老师们学到多少,但我自己真的提升了,感觉通透了好多。

第三次工作坊活动12月7日在轵城二中举行,喜逢教研员张波老师到场指导,由朱子悦和李利娟两位老师做了两节课,大家一起教研研讨,在课堂教学中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是我感觉最轻松的一次活动。(自己没有准备太多东西)

第四次工作坊活动12月28日在轵城镇实验中学进行,临近期末,我想给大家讲一讲《试题的命制》,今年春天有幸参加了省命题人培训,收获很大,一直想把学到的内容分享给老师们,但一直没有成行。找笔记,找当时照的照片,整理融合归类,用了五天时间,基本还原了学到的内容。再结合以前读过的两本书,感觉做的还比较条理。做完后给大家分享,最后的效果不是很理想,理论性太强了,老师们积极性不高,最后谈期末考试时大家的兴致才提起来,感觉有点脱离现实。会后,我反思了自己的讲座,举的例子有点少,高估了老师们的水平。用同事的话说,你没有研究学生。但说实话,我自己进步真的很大,写的笔记,照的照片,如果没有这次活动,也许我不会再碰一下,但活动逼着我去整理,去归类,去融合,去提升。

二、感悟和反思

1.自己的理论水平直线上升。读书,学习,上网找专家的文献、资料,整理,归纳总结。感觉自己很充实,也在飞快的成长。

2.感觉真的很累。以后的学科坊活动不能一直我自己讲,要让老师们动起来,让大家一起多参与进来。

3.学科坊活动人很难聚齐。可能是地理学科属于小学科,再加上全市有三个初中地理工作坊,最初的全市地理骨干成员太分散了,形不成合力,老师们也参差不齐,有很多兼职的老师,还有很多接近退休的老师,真正依托大家干点事,真的很难。

4.活动形式需要再丰富一些。认真研读了其它学科坊的活动,有共读一本书的,有共讲一节课的,有专题研究的,下一步的研究要多想办法,多创新。

三、明年春天学科坊的安排:

主题改为:教学评一致性研究

想和其它三个初中地理工作坊联合起来活动,待沟通后再做定夺。

希望2022年我们的学科坊活动能办的更好。


25.燕红霞初中物理工作坊建设经验与反思


我认为工作坊成员最有效的提升方式是读书活动。读书改变人的思想,思想改变人的行动。通过一学期的读书活动我发现老师们的写作能力普遍偏低,所以我挑读书心得在公众号发表的时候,标准是自己写的,能够通过阅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的。如果标准过高,会使人望而生畏,不能有效激发老师们的读书、写作热情。

工作坊成员教龄差别大,经验差别大,共读一本书的缺点是由困难的。理论性太强的,青年教师读起来困难。理论性不强的教学经验书籍对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说没有多大意义。下学期计划有经验的教师共读一本书,青年教师共读一本书。

写教育随笔,教学反思能够促使老师们反思、总结,在写的过程中会提高对事物的认识,促使理论的提升。为避免给工作繁忙的老师们增加负担,下学期每个组每月提交1篇高质量的教育随笔或教学反思。

工作坊线下活动做课、听课环节,由于很多老师们没有提前好好思考这节课,评课不够深入,提出的建议不够丰富和深刻。下学期计划在活动前工作坊所有老师都认真备好这节课,听完课和自己的设计进行对比,评课一定会更精彩,各成员都会有很大收获。

通过工作坊能有多大提升取决于老师自己的意愿,把所有工作坊活动当成负担完成还是当成喜欢的是去做会有截然相反的两种结果。所以作为工作坊坊主需要思考的最主要的事是如何提高老师们的参与积极性。

 

 

26.张吉杰初中历史工作坊活动的阶段性总结

 

从暑期开始组建,到现在已经快四个月了,人员努力召集到每次活动的尽力组织,实属不易。现将已经开展的三次活动中的一些感受反思如下:

一、可能是经验

1.全组21人,分成了七个小组,每组一个核心成员并且带两个年轻老师;这样可以形成七个小的“师徒对子”,既能指导到位,也方便活动安排。

2.关于每一次的工作坊线下活动,具体安排由核心成员轮流进行组织,要求最好活动能多样化不重复,而且还要保证实效。比如9月活动我负责组织,主要是对工作坊以后的活动纪律和组织形成进行了要求;10月份连永强老师负责组织,他安排了两节同课异构的课展示,并且全体成员听课研讨;11月因疫情改为线上,北海中学的党艳老师做了一个关于历史核心素养的讲座,一部分老师谈了自己的阅读感受;12月将由思礼初中的张换菊老师安排,进行复习课研讨;

3.全体成员共读一本书《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课例研究》,通过阅读与三次写作,工作坊所有老师对于我们工作坊的核心内容均有了很大程度的理解提高;

二、可能是不足与困惑

1.第一年组织此类跨越校际间的活动,老师们时间紧张,有些行程远来往不便,活动和学校工作冲突时,有时候得不到学校的支持;

2.活动形式单一,每一个组织活动的核心成员都会产生困惑,不知道下一次该组织什么形式的内容;

3.对工作坊两年后的结果不明确,大家积极参与,共同成长,但是不知道在教育局层面上会对工作坊的成员尤其是年轻老师有什么成长上的帮助;

4.坊主个人能力所限,需要上级提供能力上甚至物质上的支持,需要市级层面上提供培训支持或具体指导。

 

27.赵凤鸣初中体育工作坊学期工作小结

 

初中体育工作坊组建一来共组织了五次活动,分别为沁园中学开组仪式和工作坊规划,王屋一中初三教学研讨,王屋二中送客下乡体育课堂研讨,沁园中学大课间体能组合创新与推广,居家体能训练方法组合总结实践研究(作业)。  

工作坊本学期重点把提升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作为主要研讨的方向,把课堂体能训练方法作为我们工作坊的主要任务,通过两次王屋、两次沁园中学的课堂展示与探讨,确定了我们工作坊研究路线和目标,制订了具体的阶段目标和任务,分组进行时间和研究。

本学习四个月的主要成就为:设计实践研究和总结了一套热身活动音乐和动作组合,一套素质练习的音乐和动作组合,还有一套关节活动徒手操这动作,工作坊老师进行了学习和推广,申请通过了一项体育教学器材的设计专利。每个小组对体能训练的方法进行了实践和总结,作为个人学期作业进行上交和考核。通过本学习的学习和研讨,工作坊老师们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教学能力也有了很大的创新,最重要的是让那个每一位老师都明确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方向。

围绕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教学策略与方法。把体育品德作为体育课德育渗透的常规任务去实施。努力让我们的体育课,有温度,有热度,有高度,让每一位学生都喜欢我们的体育课堂。


28.王玉霞初中地理工作坊总结与反思

 

自9月份以来,本工作坊在教育局教师教育科领导的指引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序开展了四次活动,期间,我们工作坊的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够千方百计的克服自己的困难,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在工作坊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使我深刻认识到,有付出就必定有回报,有付出也必定有收获。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坊主职责,示范引领带动

作为坊主,我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实施课程的能力,坚持网上研修与坊员们共同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交流,进行教学实践的探索与反思,认真做好辅导、指导和服务工作。每次活动总会掀起一股学习、实践、交流、探讨的热潮。

二、聚焦课堂教学,探索改革创新

工作坊活动期间,通过优秀青年教师做课、坊员听课、集中评课,案例分析,帮扶结对等形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探索具有特色的途径和方法,相互学习,促进,提高。加强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发挥优秀教师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给教师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提升教学业务的机会。

三、立足读书交流,提升技能素养

工作坊每位坊员订购一种教学专著,共度交流;本学期共读《名师课堂引导艺术》一书,要求按照所制定的读书计划,分阶段写出读书笔记和感悟,并在活动中交流读书心得,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丰富工作坊成员的教育视野,提升老师们的理论水平,在不断地撰写,聆听,交流于分享中汲取着营养,通过读书交流,名家的教育智慧为坊员专业成长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总之,我们工作坊历次活动的开展,让一线教师实现了跨校跨区域和优秀教师近距离的对话与交流,根本上改变了老师们教学中诸多实际问题和困难,通过听评课和读书交流,我们的教育理念、专业素养、整合技能、创新潜能、知识载体、传播方式,都在发生着从未有过的改变,感谢工作坊参与活动的所有成员,感谢教育局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坚实的平台,明年春季,我们将继续按计划进行工作坊活动,除常规的听评课活动,讲座,我们还将中考复习列入活动中,让各位坊员结合校情取长补短,共同打赢地理会考攻坚战!

春学段,让我们继续相约!

  2021年12月30日


29.陈利工作坊建设经验与反思 

工作坊是个平等交流,畅所欲言的地方,心中的困惑,教学中的疑难,成功的经验,工作坊的建设都是我们热心交流的话题,通过交流学习完善自己,不断成长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具体反思如下:

优点:

2021年9月工作坊成立至今,我们通过工作坊活动进行了八年级上册的专题研讨和分组主题交流,跨学校听优秀教师的课堂展示,通过听课评课,读书交流等不断进行思维的碰撞,习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找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开阔了眼界,思考问题的境界也更高了。

不足:

工作坊的建设,优秀的引领很重要,坊主和核心成员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才能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本学期只邀请了一次教研员的参与和点评,如果能通过线上平台,请一些省内外专家参与,激发工作坊成员的参与学习的热情,让每一次工作坊活动都有一次飞跃。

下一步研修工作:

明年春学段工作坊要紧扣“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地理教学实践研究 ”的研修主题,以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集体研讨,共同学习,录制出每单元的微课视频,精选出每单元的典型试题,使每个成员树立课标意识,关注学生核心素养,上好每一节课。继续读书学习,不仅读专业类书籍,更要读教育类书籍,不仅让自己的课堂更有魅力,还要关注每个学生,走进每个学生心里。


30.李爱爱初中思政工作坊总结与反思

忙碌充实的日子总感觉时不待我稍纵即逝,转瞬间工作坊已经成立一个学期了。经过在四个月的研修活动,团队成员同心并力,在阅读、研讨、实践、反思中不断成长。根据工作坊活动开展情况,现就本学期活动经验作出以下简结:

一、坚持阅读,提高智慧。

本学期工作坊倡导大家养成坚持阅读的习惯的同时,全体成员共同阅读了郝淑霞主编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可以这样教》。通过一个学期的坚持阅读,做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成员间线上线下的交流活动,我进一步领悟了教育大家的教育理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智慧,愈发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积极研讨,碰撞思维。

工作室定期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汇报,大家或畅谈读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或交流教学实践中的感悟反思。每位成员都踊跃参与各抒己见,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我也一次次收获着惊喜。

每个月进行一次研修活动。工作坊成立后,我通过正面和成员交流以及侧面了解,充分掌握了每一个成员的教学特点和特长。这样,在教研交流时就能把成员教学最好的一面呈现在大家面前,供成员们学习和掌握。例如,每期教研交流时,都会安排一至两名成员做课或讲座。第一期活动由杨艳丽老师讲了一节课《生活在新型的民主国家》,第二期活动全体工作坊成员听全市思政课优质课现场展示 ,随后大

家交流学习写出心得体会。第三期线上活动,先观看两节《坚持改革开放》讲课视频,交流心得,然后,沁园中学的田孝东老师作《初中道德与法治如何提升课程力》相关讲座。第四期活动线上观看优质课视频《我与社会》,学员们在微信群里交流大单元教学心得,并且提出进一步可能再提升教学能力的建议。这样最直观的交流,使每个人都能受益,同时,在此基础上也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形成团队,互帮互助

工作坊让我有幸认识了一批有理想、有追求、有干劲、有智慧的同行。老师们都来自市区、山区几所学校,他们平时工作都一样很忙碌,除了必须的教学及班务工作,有的还身兼数职,十分忙碌。但是每次工作坊有集中,他们都能克服一切困难,按时参加,这让我非常敬佩。每次集中,都会涉及场地沟通、主持、现场材料收集、材料整理、活动过程记录,还有图文报道、公众号宣传等工作大家都会认真配合,形成很好的工作坊材料。

四、总结反思,不断完善

根据年度的目标,重点是研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力的,那么,我就组织成员们上网学习相关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实践情况,写下相关的反思,总心得,甚至形成论文,从读到想到写,无痕地提升了老师们的科研能力。由于教育教学任务繁重琐碎,故在平时大家很少在微信圈里交流。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探索、加强老师们平时的交流探讨,不断提高老师们的研究和实践能力。

 

 

31.李春艳工作坊研修总结与反思

本学期工作坊活动了四次,分别是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主要是采用课例研究的方式,通过课堂教学和肖培东课堂实录的研究,全力提高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水平。

感觉比较好的地方有:

聚焦课堂,教学水平大幅提升。

每次活动两个老师同课异构,9月份是李倩茜老师和苗点老师同课异构,10月份是苗佩佩老师和许冉老师同课异构,11月份是邵彩云老师和李春艳老师同课异构,12月份是苗芳芳老师和邵彩云老师同课异构。他们精心的备课,课后大家交流研讨,吸取优点,指出不足,然后结合教参共同确定这一课要教什么,怎么教,很大程度提高了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水平。

理论阅读,提高专业理论素养。

肖培东老师是当前活跃在教学一线的深受老师们欢迎的一个大家,他的课堂实录很值得老师们学习研究。因此工作坊的老师们共读《语文:深深浅浅之间》,一个月深入研读一篇教学实录,还原出教学设计,并写出心得体会,挑选出优秀的作业发表在公众号上。让老师们不仅知道要这样设计,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设计,提高理论素养。

语文大赛,成绩优异引人注目。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本次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中,工作坊的老师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实验中学李红玉老师《驱遣我们的想象》获得了第一名,一中附中李琳老师的《创造宣言》获得了第二名,下冶一中李秀娟老师的《论教养》获得了第十三名。这些成绩将激励我们不断努力,继续前进。

需要改进的地方有:

吸引队员积极参与

本学期的授课都是附属初中的老师讲授的,希望下学期其余单位的成员都积极参加,为他们提供成长的机会。

严格要求提高质量

每个月都有阅读作业,这学期作业质量高的老师有李红玉老师、耿慧芳老师、张红艳老师、李倩茜老师、李琳老师等。下学期将严格要求, 提高老师们的作业质量,从而提高理论素养。

激发队员成长动力

最后一次活动,李红玉老师和李琳老师、李秀娟老师作经验交流,用他们的专业成长来激励老师主动成长,加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