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好少年
P2:目 录;
一、新时代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
二、新时代少年要热爱伟大祖国
三、新时代少年要担当时代责任
四、新时代少年要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
P3:第一章 新时代好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
P4: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好少年
少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少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少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P5:“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牺牲时28岁;
“敌人只能欲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方志敏牺牲时36岁;
“誓志为人不为家”的赵一曼牺牲时31岁;
“竹签是用竹子做的,共产党人的意志是钢铁"的江姐牺牲时29岁;
“断肠明志,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陈树湘牺牲时29岁;
这些勇立时代潮头的共产党员,在中华民族历经考验之际,自请长缨、奋起抵抗,用青春和热血激活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
P6:新时代少年思政课
新时代少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 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P7:第二章新时代少年要热爱伟大祖国
P8:习近平总书记说,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 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
我们常讲,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
新时代少年
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对新时代中国少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我们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P9:爱国视频.MP4
P10:“五年归国路 十年两弹成”的钱学森,冲破外国的重重阻拦,发誓要为中国研制原子弹、氢弹;“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戍边战士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如此纯粹,又如此炽热,如此柔软,又如此坚韧;青春之热血,永远为祖国而奔腾。他们对脚下的这片黄土地爱得深沉。
新时代少年怎样做才是爱国?
做好自己身边的事就是爱国,孝顺老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劳动……要勇做时代弄潮儿,发扬奋斗精神,坚持把个人奋斗目标与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相统一。努力学习、勇于创新,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P11:第三章新时代少年要担当时代责任
P12: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少年的责任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只要少年都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
少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少年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
要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
要知行合一、做实干家,面向实际、深入实践,严谨务实苦干实干。
P13:第一代塞罕坝造林人平均年龄不到24岁,郎平助力中国女排奥运夺冠、实现”三连冠”霸业时24岁:
中国“天眼”科研团队平均年龄30岁;
嫦娥五号团关键岗位平均年龄33岁:
“复兴号”设计团队平均年龄31岁:
用生命坚守初心使命的黄文秀。将自己30岁的芳华定格在扶贫路上
“北斗天团”平均年龄31岁:
神舟团队平均年龄33岁:
品德修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际90后00后成为抗疫战场上披坚执锐、一往无前的青春力量,脱贫攻坚决胜之时,无数少年燃一点星火,书写了波澜壮阔的“脱贫答卷”。这是新时代中国少年的责任与担当。
P14:新时代少年思政课
新时代少年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让青春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P15:第四章新时代少年要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
P16: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少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特别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数以千万的革命少年在党的领导下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前赴后继.深刻诠释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英寸期,广大少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向荒原进军,把青春献给祖国.
改革开放时期,少年一代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
勤勉工作、开拓奋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进入新时代,当代少年秉持光荣传统,自觉听党指挥,在科技创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领域处处可见年轻人拼搏奋斗的身影。
P17:名人事迹: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谈起中国"航天之父"、两弹一星元勋的钱学森先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他克服困难、辗转回国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钱学森先生于1935年,由第七届庚子赔款公费赴美进修,随后师从美国研究航空科学最高专家冯卡门,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荣誉教授。可以说,当时的钱学森先生在美国拥有崇高地位,享受着优厚待遇。即便如此,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后,便果断放弃了在美的一切,毅然决定归国。即使多次被美方退掉归国机票,控制行为,监听电话,甚至被冠以莫须有的间谍罪名拘留进监狱,他始终为归国不努力着。经历五年艰苦的岁月后,钱学森于1955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争取下,历经艰辛,以朝鲜战争空战中被俘的多名美军飞行员交换,终于得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不少人问过钱学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历尽千难万阻也要回到中国。每次遇到这个问题,钱学森都是这样回答的,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归国前的钱学森,主动放弃地位、荣誉、财富,只为回归祖国。哪怕美方无尽刁难也无法折损他的爱国之情。归国后的钱学森,勇于克服一切不良条件,冲破重重困难,领导"两弹一星"研发最终获得成功。一桩一件无不体现着他那浓烈的爱国热情、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及坚持不懈的努力。
P18:从放牛娃到"航天"英雄------聂海胜
从放牛娃到“航天"英雄,聂海胜的人生也可算是传奇。
出生于湖北边远小村庄的他,航天梦生根发芽于他放牛的途中看见战斗机飞过的那一刻。等到高中招飞,聂海胜便突破重围,通过层层筛选与考试,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十几年间,他秉持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实现了知识与体能的双开花。然而他依然没有忘记心中那个小小的航天梦。
1996年,“啥也不想,只管飞"的聂海胜在得知国家要从飞行员中招募航天员时,他便毅然报名,如愿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之一。航天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
P19:习近平总书记是爱学习、好读书的典范,在陕西梁家河插队的7年知青岁月里,他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对书籍爱不释手,见缝插针学习读书,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要增强学习紧迫感,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 一种生活方式,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更好胜任本职岗位工作.
P20:新时代少年要练就过硬本领
少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
这既为少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少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不论是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还是担当时代的神圣使命.
少年都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需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要惜时如金、孜孜不倦,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特别是要克服浮躁之气,静下来多读经典,多知其所以然。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