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740701435/2025-00171
主题分类:
教育
发布机构:
教育体育局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01日
标  题:
​ 关于对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14121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对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14121号提案的答复

杜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济源国保单位研学游的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研学实践是一种集研与学相结合的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出行和集中食宿的方式,让中小学生走出校园,亲身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环境,从而增加知识、拓展视野、培养能力并提升综合素养。济源示范区自2015年开展研学实践活动以来,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举措,开发各类研学实践资源,逐步把研学实践打造成了学生喜欢、家长认可、社会反响良好的济源素质教育新名片。

一、强化顶层设计,健全研学体系

联合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物等部门,积极推动历史文化+实践教育的研学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济源区域内独有的研学资源,结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按照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不同学期要求,针对性地开发愚公移山精神、济水之源、历史文化、红色教育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同类型的研学课程,促进了研学实践课程与学校现有课程体系的有机融合。

二、整合文旅资源,打造精品线路

(一)谋划文物直通车活动。串联济源重要文物景点,整合济源文物旅游资源,拟于2025年下半年推出济渎庙、奉仙观、博物馆、延庆寺塔等文物点文物旅游直通车活动,配备专业讲解员对济源历史文化和沿线景点知识进行讲解,提升市民对文物和济水文化的获得感。

(二)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在部分中小学校开展流动展览进校园历史文化宣传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让他们从小就立志为报效祖国,为建设家乡而努力奋斗。

三、创新研学模式,赋能学生成长

加大文物、博物馆与旅游融合发展力度,推动国保单位与科技企业合作,通过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元宇宙等科技手段和智能媒介的运用,让文物实现真实性记录、本源性再现和跨时空重生;积极构建理论+实践”“沉浸+互动的研学场景,深化数字化赋能,让文物更加形象化、具体化、生活化,增强研学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四、加强师资队伍,提升研学质量

倡导各中小学校、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聘请专家学者、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等担任研学实践导师,开展专题讲座和培训,学习有关济渎庙、王屋山等国保单位历史文化等,提升研学人员文化素养和研学实践指导能力,从而提升研学实践活动质量,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济源国保单位资源特色和亮点,资源各方整合,呈现文化、旅游、教育融合的济源特色;与洛阳等周边城市开展研学合作,推动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互认,推出研学实践精品线路,提升济源研学品牌辐射力。

202572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底部栏目

主办: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 电话:0391-6613189

地址: 河南省济源市黄河路2号 备案号: 豫ICP备2023003091号-1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43号 网站标识码:419001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