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740701435/2025-00190
主题分类:
教育
发布机构:
教育体育局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01日
标  题:
​ 关于对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14152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对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14152号提案的答复

赵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组织领导,推进思政育人一体化布局

近年来,教育体育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系列讲话精神,以及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宣部、教育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国家教材委员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等重要文件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指导性和引领性,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94月,教育体育局牵头组织思政课教师优秀代表座谈会,时任市委书记主持并做重要讲话;随后,各中心校和市直学校党组织纷纷牵头组织召开思政课教师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2020年,教育体育局组建以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为主体的思政教育宣讲团,在思政教育中积极渗透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发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2021-2025年,教育体育局会同党工委宣传部坚持每年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台讲思政课活动。

202110月,教育体育局成立中小学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由分管局领导任组长,教研中心、基础教育科、教师教育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任副组长,教研中心3名思政课教研员担任工作室主持人,同时从基层思政教师队伍中遴选核心成员21人。同时,教育体育局印发《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优化方案》和《关于推进济源大思政课建设的实施意见》。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积极发挥头雁作用,坚持开展思政课教师共读、教学视导、课题研究、优质课评选等各项活动,持续强化业务培训,近三年累计开展思政课一体化微培训20余场。

20249月,为切实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作用,全面增强思政育人效果,教育体育局会同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济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虚拟教研室联盟,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担任主持人,选调职业技术学院和中小学校17名思政课教师为核心成员,各学校思政课骨干教师为成员。虚拟教研室联盟能够积极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开展教学展示活动,在全省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中济源参赛队获得省一等奖。

下一步,教育体育局拟将济源一中、高级中学、济水一中、济渎路学校、玉川路学校等5所学校作为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试点校,每年邀请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授到校指导,及时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考虑到济源中小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隶属关系不同,济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虚拟教研室联盟在人员机制、活动经费方面都存在一些障碍,拟参照外地市成功经验,推动党工委宣传部牵头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拟定符合济源实际和地方特色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工作机制,争取专项经费,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取得更好成效。

二、关于强化高校引领,推进课程内容与师资队伍一体化建设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2022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他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回答了教育事业发展中带有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思政课教育上强大的人才优势、突出的科研优势、独特的平台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积极承担起加强党的思想引领这一重要使命,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扎实做好思政引领力建设,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教育体育局坚持强化师德师能建设,每年举行一次思政课教师研修培训,通过专家讲座、教学观摩、在线学习等形式,帮助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素养;每年举行两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讨会,分享教学经验、交流教学心得,促进教师之间的思想碰撞,激发教学创新的灵感。

下一步,教育体育局将与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协商,拟由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选派5名优秀思政课教师,担任济源市中小学思政课辅导员,分别联系5所思政课建设试点校,定期开展互动式、沉浸式指导,引导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树立一体化思维模式。同时,广泛邀请高校名师、中小学名师、教育战线老领导,以及劳动模范、道德模范、大国工匠、企业家等热心思政教育的社会知名人士,共同组建思政课教育专家库,建立兼职思政教师制度,将本土文化教育资源融入思政课,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把思政课办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三、关于强化多维联动,推进思政资源一体化利用

近年来,教育体育局积极利用社会资源,打造丰厚的思政课研学平台。坚持结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按照不同学段、不同学期要求,开发了愚公移山精神、济水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教育、国防教育等多种类型的研学课程,成功打造了问道卢仝故里,寻访茶仙文化”“济水探寻”“寻英雄足迹,品黄河文化”“探索地质奥秘,弘扬愚公精神等多条精品研学线路,评选认定了具有济源地域特色的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35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家、市级32家,涵盖文化旅游、科技、企业、红色教育、生态、国防、农业、传统文化等板块。全市中小学校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校外德育活动、团队寻访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研学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行走的课堂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磨砺意志、涵养情怀,推动思政教育从课内向课外拓展、从校内向校外延伸,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教育体育局积极加强与外部的合作交流,坚持实现校地合作,与科技馆、城展馆、家风馆、博物馆、档案馆、生态园等场馆建立合作育人机制,定期组织师生入馆参观学习,实现了馆校合作;定期组织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开展研讨交流、观课议课,分享教学经验、交流教学心得,实现了校校合作。

下一步,教育体育局将依托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收集各学段、各年级优秀思政课教师提供的优秀课件和优秀案例,通过分学段教研的方式分享给全市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时,推荐全市大中小学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河南省学校思政宣传网》《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网》等平台丰富的思政课教育资源上好思政教育课。

四、关于强化问题导向,推进难点堵点一体化破解

教育体育局高度注重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坚持每年开展思政课题研究和优秀课例评选,积极解决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教育理念不贯通、师资结构不适应、学情把握不深入、跨学段教研备课不充分、一体化考核评价及数字化应用不足等重点难点堵点问题,推动广大教师围绕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课题,撰写大量高质量的课题报告和课例分析,部分优秀成果通过《济源教育》期刊、济源教育网等渠道进行发布,供广大思政课教师学习借鉴,为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一步,教育体育局将积极与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一道开展常态化、下沉式行动研究,深入研究各学段特别是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具体困惑和迫切需要,研究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瓶颈梗阻问题,研究青少年心智成长规律,研究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研究不同学校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团队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的先进经验,持续提升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体育事业的关心支持。

202572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底部栏目

主办: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 电话:0391-6613189

地址: 河南省济源市黄河路2号 备案号: 豫ICP备2023003091号-1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43号 网站标识码:419001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