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队伍  »  师资●培训
中西部项目丨程盛:让项目县建设成为区域教师教育发展的新引擎
发布时间: 2023-08-09 | 来源: 教育体育局 | 作者:

2022 年,河南省教育厅在充分调研、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培计划”实施进行较大调整,着力推进“国培计划”项目县设计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深度融合试点工作,济源成功入选项目县。作为全省“国培计划”首批项目县,济源牢牢抓住机遇,认真学习领会省厅关于项目县设计的文件要求,积极应对挑战,主动探索与破解教师发展中的难题,确立了“整体设计、系统推进、以校为本、提质增效”的指导思想,夯实教师培训基础,推进“国培”“省培”“市培”“校本研修”四级联动,以教师培训高质量助推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01

项目县建设的总体考虑

“国培计划”项目县是新时代教师教育在省、县级层面深度合作的一个制度创新,是“国培计划”实施10 年之后的机制优化和功能提升。如何推动“国培计划”项目县建设在济源落地生根,真正实现培训深度化、模式最优化、效益最大化,使其成为济源教师教育发展的新引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鉴于此,在申请项目县之初,我们进行了周密的论证和系统的设计,明晰了项目县建设的“一个理念”——提质增效,赋能增值,即通过“国培”项目县建设,为教师培训提质增效,为教师专业成长赋能,为学校发展增值;确定了项目县建设的“一个原则”——目标引领、上下融合、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即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酝酿协商,有效融合,借助“国培”资源,提升区域教师教育管理水平和培训效能,建立符合新时代教师发展需求的、高质量的区域教师教育新机制、新平台;擘画了项目县建设的“一个愿景”——构建区域教师发展支持服务新体系,涵养区域教师教育新生态,即整合资源,凝聚智慧,上下融合,自主设计,示范引领,集群发展,优化“三名”工作室研修平台,建强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在项目县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将济源“十四五”教师教育规划作为保障,将教师队伍建设“领军计划”与校长队伍建设“领航计划”作为核心,将济源教师工作坊平台作为支撑,将校本研修示范校和教师发展学校建设作为基础,将完善县域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作为目标,形成了“上下联动,点面结合,立足长远,系统推进”的项目县实施新策略。

02

项目县实施的具体做法

(一)立足本土,模块组班,精准遴选学员

建立“选、育、用、评”机制是这次“国培”改革调整的关键点。如何做实培训和培养一批“选得准、用得上、干得好”的地方培训团队,是培训成果能否真正落地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济源有着数十年名师培育工程的基础条件。在项目县实施之初,济源就已经完成组建并管理运行着92 个市级教师工作坊,建立了覆盖300 名“领军计划”教师、800 名市级骨干教师和2000 余名青年教师的教师日常研修体系。

在被纳入省级项目县后,我们利用区域现有平台,通过模块式组班,以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各6 个市级教师工作坊为小组,每组确定8 名核心成员,每班配备1 名学科班主任和1 名管理人员完成班级组建,破解以往培训中选人不准、返岗不用的问题。骨干校长班人员的遴选采用双线同步的方式进行。所谓双线同步,即派出参与高校学习的校长必须与参训教师来自同一学校,参训校长必须是来自名校长工作室的核心成员。这种组合方式,既保障了学员返岗之后学科工作坊与校本研修能得到所在学校的理解与支持,又保障了名校长工作室核心成员返岗之后,以团队的形式推进区域校本研修的组织与实施,进一步提升高校集中培训之后学习应用的成效。

(二)立足实际,破解矛盾,确保培训有序实施

参与项目县培训的教师和校长都是来自一线的骨干,有效化解工学矛盾,是“国培”项目县推进的关键。2022 年暑假期间,我们抢抓“窗口期”,特事特办,克服种种困难,3 个骨干班的150 名教师和校长在湖南开展封闭性培训,高质量完成了既定的课程任务。培训期间,参训学员以严谨诚恳的学习作风,赢得了湖南一师管理团队的赞扬。受疫情的冲击,集中培训活动无法进行,济源项目办的同志便将重点转移到反复推敲方案、精心打磨课程上,为第二阶段项目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立足校本,学用一致,实现培训效益最大化

一是明确教师工作坊研修与高校培训课程的一致性。首先,学术班主任多次组织工作坊坊主进行现场研讨,结合学习内容,对照各自年度研修主题、研修方式、研修内容进行再优化,确保高校培训与工作坊日常研修的一致性。其次,确定教师工作坊成员返岗后在校本研修中的核心引领作用,确定以“教师工作坊+学科团队”的方式推动区域校本研修。最后,注重高校学习与教师工作坊实践对接,要求学员返岗之后,第一时间在学校做专题学习汇报。校长要对本校校本研修的方案制订做专题解读, 实施校内的二级培训,以实现培训效益的最大化。

二是强化高校理论学习与日常不同课例实践的关联性。在返岗实践中,济源所有参训教师都以不同形式进行了努力和尝试。如小学语文李冬梅教师工作坊,带领本校语文教师紧扣课标要求,立足单元整体,积极探索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同时对同学段教师的课堂设计和实践进行点评指导,确保学习与运用不走样、不变味。

三是加强校本研修理念共识与实践操作的系统性。校本研修是济源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抓手。河南省教育厅实施“国培计划”项目县建设之后, 济源结合已经出台的校本研修相关文件要求,研制了校本研修示范校的评价标准,确立了依托市级教师工作坊的资源,以创建优质学科团队为抓手,以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创新为保障,以学科实践案例为引领,以省市校本研修示范校评选为契机,整合教研、科研、电教等部门的师资力量,切实提升以校为本的教师日常专业研修质量。

03

项目县建设的几点思考

河南省“国培计划”项目县举措创新,站位高、落点实,有利于借助“国培计划”的机制和资源,帮助县市优化教师培育的生态环境,指导学校全面提升校本研修的质量和效益,引导教师尽快实现专业瓶颈的突破。

一是要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即处理好区域内参与项目县建设的学校、教师和校长的小群体与非项目县建设的学校、教师和校长的大群体之间的关系。因此,在项目县建设工作起步之际,我们就要把项目建设与区域发展高度融合,避免单打独斗,推动一体统筹。例如,借助教师发展论坛,建立小学语文、数学工作坊与非项目县建设的其他工作坊的平台交流机制,整体提升市级教师工作坊的管理与运行质量;在遴选确定的校本研修示范校中,面向所有学校,采用开放的方式遴选与展评,通过科学的评价机制,发现种子校长,培育种子学校,塑造优秀典型,推广实践经验。

二是要处理好短与长的关系,即处理好项目县资金支持的短时段与培训常态化长时段工作之间的关系。我们要考虑好项目县建设扶持结束后,如何将好的经验制度化、常态化,甚至更优化。

三是要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即在保障学术交流对外流动性的同时,高度重视济源当地学科实践名师与教育理论团队的培育与建设,培育一批扎根当地、服务当地的名师和教育理论研究队伍,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发展缓慢、教育质量较低的现状,从源头上改善并优化县域教师教育生态。

总之,“国培计划”项目县建设已经成为新时代教师教育发展的动力源。我们将主动借力“国培计划”, 积极破解发展难题, 激发教师培训活力,总结项目成果和区域经验,以高质量教师培训助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程盛,济源示范区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教育工委书记

                                                                                                          

                                                                                        源自 2023年8月3日 微言国培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