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研究
关于组织开展济源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5年度结项鉴定和2025年度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5-05-08 | 来源: 教育体育局 | 作者:

各中心校、市直学校:

现将济源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5年度结项鉴定工作2025年度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济源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5年度结项鉴定工作

(一)总体要求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项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守诚信、创新原则注重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创新性、价值性、规范性和时代特征,对课题实行分类评价,根据专家意见综合确定鉴定等级,确保结项评审的公平、公正。

(二)结项范围

1.2023年济源市教科规划办审批立项的市级教科规划课题。

2.2023年以前立项,经市教科规划办批准延期的规划课题(需提交加盖市规划办公章的延期申请表)。

(三)成果要求

1.重点课题须提交不少于1万字的研究报告,研究期间围绕课题至少有1篇科研论文在教育类期刊上发表或获得市级科研论文一等奖;一般课题须提交不少于8千字的研究报告,研究期间围绕课题至少有1篇科研论文在市级(含市级)以上论文评选中获奖。

2.课题研究报告文本复制比不得超过 30%。研究报告文本复制比检测由结项申请人自行安排,申请结项时须提交合法有效的复制比检测报告

(四)材料要求

申请结项课题需提交以下材料:

1.《课题立项通知书》复印件。

2.《课题申请书》(课题立项申请文本)

3.《开题报告》(相关栏目需有关人员手写签字)。

4.《中期报告》(相关栏目需有关人员手写签字)。

5.《重要事项变更申请审批表》(无变更无需提供)。

6.《课题结项鉴定书》(附件 1)。

7.研究报告(样式见附件 2)。

8.课题研究期间正式出版的专著、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相关成果材料(非正式出版的结集材料、学术会议交流的论文等)复印件(封面、版权页、目录、专著或材料集的前言、论文的正文、封底等)。

9.研究报告复制比检测报告。

纸质版材料应按上述 1-9的顺序统一用 A4 纸左侧胶装成册(封面样式见附件 3)。

(五)申报要求

1.重点课题提交2套材料,一般课题提交1套材料,所有材料需装在一个档案袋中,档案袋外贴结项材料封面(封面样式见附件 3)提交的所有纸质版材料均不退回。

2.各结项课题需同时提交电子文档,每项课题建一个文件夹,文件夹单位+主持人姓名+课题名称”格式命名(不含+号),包括:1)《济源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项鉴定申评书》2)研究报告3)济源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5年度结项鉴定汇总表。各单位把每项课题电子槁及单位汇总表电子稿打包后送至济源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项专用jyjkgh@126.com。各单位发送电子邮件须在“主题”栏注明“2025年度济源市教育科学规划鉴定结项+报送单位+份数”。

3.所有结项材料(纸质材料及电子稿)连同《济源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5年结项鉴定汇总表》(附件4)于6月20日前由各单位负责人统一汇总后报送至济源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教育科学研究部(教体局西区二楼235室),教育科学研究部不接受个人申报。

二、2025年度济源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工作

(一)成果申报范围

济源示范区教育工作者20241月1日至202412月31日完成的符合下列条件的教育科学成果均可申报:

1.公开发表或正式出版的教育科学论文、著作(不包括教材、论文集、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教学课件)。 公开发表的论文,刊号必须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出版的CN刊号;正式出版的著作,书号必须是“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且必须以“第1版第1次印刷”为准。

2.已经结项的市级以上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报告,并且将结题鉴定专家组的建议进行了修改和实践。未经修改和再实践的研究报告不得申报成果。

3.申报者必须是成果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或论著的第一作者,课题研究报告的主持人),每个申报者限报1项成果,申报者及所有合作者署名必须与成果原件署名一致。

(二)成果申报要求

报送单位必须将申报者的纸质材料与相应的电子稿编序,申报成果须使用纸质档案袋分装,每袋限装一项参评成果材料,袋内明细表贴于档案袋正面,袋内材料包括:

1.《济源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申报评审表》(见附件5)纸质文本1份,A4纸打印,左侧装订。

2.成果原件1份(经审核后退回),复印件要求如下:

1)正式发表的论文类成果原件经审核后退回,报送时需提交装订成册的成果原件期刊封面、版权页、目录、正文、封底等复印件1套。

2)正式出版的著作,需提交符合要求的原件1本。

3)已结项的课题研究报告,需提交研究报告原件(修改过的报告)及《结项证书》复印件1套。

上述成果材料均需经过报送单位审核,并在原件或复印件上申报者姓名处加盖公章,评审后复印件不再退回。

3.《济源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申报汇总表》(见附件6)由主送单位填写,纸质文本1份。

报送单位同时发送所有成果申报材料和单位申报汇总表电子稿。每项成果一个文件夹,文件夹命名:单位+姓名,内含1.成果申报表2.成果文档。文件夹排序需与汇总表一致。电子邮件“主题”栏注明“2025成果评审+报送单位+份数”。各单位汇总后集中报送。

(三)成果申报程序

1.各单位经公示3个工作日无异议后,统一报送材料,不受理个人申报。局机关科室人员可直接申报。

2.报送时间:所有申报材料(纸质材料及电子稿)请于620日前报济源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3.要加强科研诚信管理,成果申报人及所在单位要严守学术道德,不得剽窃他人成果,所有申报成果将委托有关机构进行文本复制比检测(查重),不合格的不得进入评审环节,并通报所在单位,两年内不得参加成果评选。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建丰  联系电话:0391-6613183

邮箱:hnjyjks@126.com   

地址:济源示范区教育体育局西区235室  

  

1.济源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项鉴定申评

2.课题研究报告文本格式

3.结项材料印装格式

4.济源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5年结项鉴定汇总表

5.济源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申报评审表

6.济源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申报汇总表

                                      202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