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改革聚焦
太行路学校:以实干实现内涵发展行稳致远
发布时间: 2019-04-28 | 来源: 济源教育网 | 作者: 杨顺杰
  大道至简,实干当先。  

  太行路学校,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今天的声名鹊起,一路走来,虽未波澜壮阔,但却润物无声。潜心静气做教育,脚踏实地提质量。这是太行路学校每一个教职工的价值追求。他们一如既往地践行着这样的理念:固土培根,守正创新。 

  固土,指培育求真尚美的校园文化,推进教风、学风、班风、校风建设;培根,指强化立德树人,提升核心素养,落实三个一育人途径;守正,指坚持教育教学主导地位,加强班级建设和课堂建设;创新,指的是探究九年一贯教育策略,构建九年一贯管理体系。对这八个字,薛金红校长有着自己的认识。 

  以文化管理创新奠基 

  据数据显示,成立之初,这所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的生源构成中,有10%左右的学生是辖区原住居民子女,近87%的学生是进城务工子女,3%左右的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女。城乡结合部”“学生素质偏低”“教学质量差”“学生家庭教育缺位”……学校被贴上了许多负面标签。 

  妄自菲薄、停滞不前是罪人;立足实际、寻求突破是关键。转变思想、文化引领、创新管理……打开学校发展的长镜头,在合理继承的基础上,太行路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大胆创新,不断转变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认知,精心擘画学校务实发展的蓝图。 

  ——“记住乡愁。一所学校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质。 

  城镇化进程催生了一大批进城务工家长,同时也产生了进城读书这样一个学生群体。太行路学校约87%的学生有这样的生活背景。 

  如果说中国以城镇化方式来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是迈出左脚的战略行动,那么振兴乡村、保留和发展中国乡村文化就是迈出右脚的战略行动。这几年,太行路学校正处在对学生进行增强乡村自信、发展乡村文化、建设最美乡村的教育点上。关于这种教育,太行路学校会一直持续下去。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前面是看得见的世界,后边是回得去的故乡”“回头的地方越清晰,向前的脚步也就越坚定”“乡村是城市的根,坚持对原乡的自信,就是坚持对精神故乡的自信”……太行路学校73个教学班3200余名学生,每一个人都能说上几句记住乡愁的话。记住乡愁,成为太行路学校独特的文化符号和性格特征,成为经典诵读、文艺汇演、校本课程构建的重要内容,成为班队会、研学旅行、德育活动的重要主题。 

  记住乡愁的文化背景下,太行路学校对学生的管理理念发生了悄然变化。孩子住校一年,自理能力变强了,真是长大了许多!看着孩子周末把自己的卧室收拾得井井有条,八年级学生家长常丽丽不禁喜上眉梢。据初中部政教主任王立伟介绍,寄宿的孩子会当家是太行路学校管理学生的指导思想,当家不仅让学生具备了农村孩子质朴善良、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还让他们学会了交往,学会了独立,增强了自信。 

  ——“九年影响一生。立足学生成长需要的理念,才最有生命力。 

  室内琴棋书画著文章,室外跑跳投掷健儿郎。太行路学校实施“1+N”学生九年成长方案。其中,“1”指的是足球运动,“N”指的是篮球、田径、美术、音乐、手工、科技制作等特长。每天下午上第三节课时,太行路学校内的每一处空气都充盈着学生的欢跃鼓舞。 

  太行路学校把足球九年培养计划实施得坚定而高效。针对一、二年级,学校以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为主,让学生通过足球游戏及足球文化故事喜欢上足球,在运动中学会自我保护;针对三、四年级,学校主要训练学生的足球基本功,组织学生参加五人制足球对抗赛;针对五、六年级,学校依次强化学生训练的强度和技术难度及团队的配合;针对七至九年级,学校在加强学生各项技术熟练程度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比赛掌握足球战术,使学生具备参加八人及十一人制足球比赛的水平。 

  一个学校好不好,关键在于能否系统化、持续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在九年影响一生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太行路学校努力构建完整的九年一贯课程体系,让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接受无缝对接的系统教育。九年阅读计划平衡了情操陶冶和应对考试的关系。读考合一的背后,是学校全体语文教师对奠基人生底色、剖析中考试题、吃透高考政策的辩证思考和探索实践。九年研学计划充分考虑了学生年龄大小、市内市外、自然景观、人文名胜等因素,统揽九年、合理研学,促进了身旅和心旅的知行合一九期父母讲堂”“九年习惯养成”……随着《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体制的创新研究》《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教育的实践》《九年一贯制学校课程建设的实施》等一系列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和推进,太行路学校还将实施更多的九年计划 

  说到底,教育是为了每个人都美好起来。太行路学校正在努力用九年时间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 

  ——“党建引领,中心驱动。节约管理成本,才能使学校焕发蓬勃活力。 

  学校管理,贵在守正创新;守正创新,更要合理继承。 

  在推动学校发展这一重要工作中,太行路学校管理层领导的头脑是清醒的。学部制的管理在推动学校发展的同时,也凸显出管理成本较高”“中小学教师内心深处横贯着一道无形的墙等问题。用思想的转变,推动管理方式的转变;用领导方式的转变,加快学校发展方式的转变;用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引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一切都成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共识。 

  在主题党日和每周五的行政会上,除了例行的政治理论学习,学校党支部又增加一个内容——给党员教师过一过政治生日一举、二谈、三评议(一举:举手宣誓,重温入党誓词;二谈:谈业绩、谈设想;三评议:自评工作成绩、互评工作得失、党组织科学评价)的固定程式,让每一个党员干部都有机会晒亮点、比奉献,极大调动了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党建引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校工作。太行路学校党支部坚持务虚、务实两手抓,以三抓、三促、三转变工作为重点,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优势。 

  成立四个中心,统揽学校工作。201812月,太行路学校党政办”“教学中心”“德育中心”“后勤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加上纪检督查室工会,学校在管理体制革新方面迈出了第一步。在不增加管理人员的基础上,校级领导管理中心工作,两个学部教导、政教、后勤管理人员合并办公。党支部引领、党政办统筹协调、各中心全盘谋划、纪检及时监察、工会随时参与、两个学部具体执行的管理思路已经展开,学校管理逐渐步入集约高效的轨道。 

  以综合素质提升助力 

  教育是慢活。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学校内涵的发展……每一项工作都急不得。2015年,时任校长张占军在校园里亲手栽下第一棵香樟树。他说:我仿佛看到了学校的未来。那时的太行路学校绿树成荫、文化厚重、人才济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足当下、关注未来。这是太行路学校教育的传统。温和中坚持,宁静中创新。太行路学校领导以绣花功夫雕琢着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 

  ——坚持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 

  20189月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三个一育人目标,即一个好习惯、一门好才艺、一份好成绩。这是新时代要求在太行路学校的具体实践。 

  太行路学校对应三个一育人目标,开辟了德育实践第三课堂,开发了以文化艺术节”“足球文化节”“书香文化节”“传统节日等为主的课程,开发了以开学季”“毕业季等为主的仪式课程,开发了以研学旅行”“文明创建活动等为主的校外实践课程,开发了以自主管理、环境打造、文化构建、评价激励为主的班级课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依托少年宫,开辟了才艺培养第二课堂,除了国家规定的课程,还开设12门校本课程,成立25个学生社团,涵盖音乐、体育、劳动教育等,开展一系列活动课、选修课,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特长,成为培养学生才艺的最佳突破口;坚守日常教学第一课堂,逐步开展分程度、分层次走班教学”“活力课堂等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鼓励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实行个性化教学,不让一个学生在成绩上掉队。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从第三课堂第二课堂,再到第一课堂,太行路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逐渐从外围深入核心,教育教学质量正在稳步提升。 

  ——坚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台。 

  有大先生,方能作育国之栋梁。建校8年来,太行路学校始终把教师的专业成长放在学校发展的战略位置,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2016年,太行路学校启动青蓝工程,实施师徒结对计划。师徒之间互相听课、公开竞争、共同进步。教师专业培养模式由一人徒步,转变成两人同行 

  2017年,太行路学校实施导师制,打造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太行路学校外聘市教育局学科教研员为名誉导师。名誉导师定期深入学校课堂一线、教研现场,指导学科骨干教师带领的学科教研团队。教师专业培养模式由两人同行,转变成专家引领,一群人同行 

  2018年,太行路学校实施教师专业成长分层分类培养计划。太行路学校对新教师梯队启动入格培养计划,从校本培训开始,要求他们与老教师结对,开展集体研讨等,重点培训教法技能,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其尽快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对青年教师梯队实施升格培养计划,侧重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常规教育活动,通过教师论坛、课例研究、基本功比赛等,引导教师成为学习行为的设计者,着力培养有潜力的青年教师,让他们走出校园,打出名气;针对骨干教师梯队,实施风格培养计划,重点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培训,通过课题研究、科研攻关、对接名师等,着力培养骨干教师的创新意识,使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教师专业培养模式由带着成长转变为专家引领下的精准培养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2018年,太行路学校有22名教师在省市级优质课大赛中获奖。另外,杨风萍被评为省名师培养对象;孙富联、姚娜、贺娟娟、成艳丽等7人被评为济源市学科导师;11人晋升中小学一级教师、高级教师。2019年,太行路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教师培养体系向深处迈进。校领导周一课堂诊断制度、学校教师书房计划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全体教师由教书匠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变。 

  ——持续提升家庭教育发展水平。 

  2019年的春学段开学典礼上,学校给近300名学生家长颁发了优秀家长、卓越家长荣誉证书。同一天,校级家长委员会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家长代表会议。四月份的第一周是家长开放周。在听取了周小丽等老师的课堂教学、参观了学校餐厅后,家长代表付东明说:太让人惊讶了!走进学校,我才知道学校做了什么。把孩子送到太行路学校,我很放心。我以后得多到学校看看,多和老师们交流。 

  2018年年初,针对学校学生家庭教育普遍缺失的现状,开发家校课程,提升家庭教育水平被太行路学校提上了工作日程。主抓学校德育教育的翟平军副校长说:我们都认识到了做好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工作开展坚决不能瞎折腾,不能是一阵风。只有把一大步分解成三小步,才能让学生家庭教育步入正轨,迈上新台阶。 

  把一大步分解成三小步的工作策略,正是太行路学校脚踏实地、追求实效的最好写照。2018年,九期父母讲堂分主题、分学段和家长见面。家长获得了家庭教育的策略、家教技巧等一大批红包,教育红利立竿见影。家长走进学校,听课建言、参加亲子活动,主动参与孩子的学校生活。这让家庭教育工作逐渐产生质的飞跃。在家庭教育工作的第3个阶段,学校将充分挖掘家长资源,鼓励家长走上讲台,让学生走出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使家长力量成为推动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的助推器。这样一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和谐发展局面必将实现。 

  以艺术体育特色筑梦 

  兴文化、育新人、展形象,风景这边独好。 

  2017年,太行路学校周末大舞台”“校园足球在全市叫响。 

  2018年,太行路教育教学成果汇报演出”“教育迈进新时代太行路学校文艺汇演”“济源市消夏文化艺术节太行路学校专场先后在天坛龙潭生态园、文化城、世纪广场与全市人民见面。太行路学校的《弘扬足球文化实现足球育人》在河南省校园足球工作推进会现场代表济源发声,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荣誉顺势而来。 

  2019年,应市委宣传部邀请,太行路学校的足球韵律操《炫动足球》亮相市少儿春晚。中国足球基金会投资47万元建设的学校阳光球场计划落户太行路学校。笼式足球场建设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要实干,就得做好谋划。2019年,学校在工作计划中明确提出培养兴趣培养人才并重。主要表现为:强化足球课堂效果;编排足球韵律操;举行校园足球文化艺术节;加强足球人才培训,确保济源一中、高级中学足球特长生招录;分年级举行校级周末舞台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登台表现的机会;举行太行路学校庆六一教育成果汇报演出活动等。 

  ——让童年和足球一起炫动。 

  第五届校长杯校园足球联赛、足球韵律操编排、校足球队早晚训练……太行路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2014年,太行路学校率先联手广州恒大足球学校成立全市第一家阳光足球俱乐部。恒大青少年足球训练教材+太行路学校足球教学校本教材的教材体系,专业足球教练+学校足球教师的师资队伍,足球课堂+大课间+课余时间的学习训练时间,课堂学习+课间娱乐+以赛促训的训练模式,以及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45冠的成绩,足以让太行路学校拥有弘扬足球文化实现足球育人的底气和自信。从太行路学校走出去的、入选2018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总营最佳阵容运动员的李紫涵同学说:感谢学校,我的足球路是从太行路学校起步的。 

  ——周末大舞台,有才你就来。 

  下周,周末大舞台就轮到我们四年级了。我们几个人要表演一个舞蹈,现在赶紧排练去……”顾不上把话说完,小女孩就急忙拉着同学往操场跑,头上的马尾辫调皮地划出一条弧线。报名参加学校周末大舞台,自主排练节目,邀请父母观看自己的表演……这些都是太行路学校学生校园生活的新常态。 

  周末大舞台,让每一个学生更精彩。2014年,太行路学校开创周末大舞台,每年有近202000余人次的舞台展示。周末大舞台给每个孩子都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表演的说唱、舞蹈、相声、戏剧、课本剧等,带着浓浓的童趣。这些童声童影留在学生成长的记忆里、走进了学校发展的进程。歌伴舞《老家济源》、情景剧《陈母教子》、经典诵读《四季诗韵》,舞蹈《年年有余》《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梦幻芭蕾》……这些节目从校园舞台走进文化城,走上济源春晚,走上了更大的舞台。 

  逐梦新时代,奋斗正当时。连续两年荣获市级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的太行路学校,将继续用实干谱写新时代教育新篇章,朝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现代化教育、办中原一流教育的目标铿锵前行、砥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