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受河南省乡村首席教师翟二利工作室邀请,济源教研中心助学支教志愿者服务队走进下冶一中,一场聚焦课堂提质、深耕教学研讨的助学支教活动如约启幕。

活动中,数学学科“同课异构”率先拉开帷幕。围绕《解一元一次方程》课题,济源一中初中部李亚老师与下冶一中李丹敏老师以差异化教学设计,演绎了同一课题的多元教学思路。李亚老师从式子结构切入,引导学生观察运算对象、明晰算理与运算顺序,通过划分运算单元稳步推进教学,逻辑清晰、层层递进;李丹敏老师则凸显自主探究特色,以小组合作、问题驱动激发学生主动性,展现出乡村教师扎实的课堂驾驭能力。
英语学科“同课异构”同样亮点纷呈。济水一中王倩老师与下冶一中李胜男老师围绕《My Favourite Subject》课题展开教学实践。王倩老师以单元主题为脉络搭建教学框架,借助多媒体互动课件激活课堂氛围,通过小组展示、即时点评实现“教-学-评”同步,让课堂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李胜男老师聚焦语言学习规律,从听力输入到口语对话层层递进,针对易混淆学科词汇设计多样化练习,以对比训练帮助学生规避搭配错误,教学针对性十足。

课后研讨环节,专业引领为教学实践精准导航。数学教研员李卫东老师以李亚老师的课例为抓手,系统解读代数教学的核心路径与方法,并围绕“教学评一致性”开展深度培训,强调评价需全程嵌入课堂、与教学活动深度融合,成为推动学习的“助推器”;英语教研员李宁老师结合王倩老师的课例,明确英语教学提质四大核心要求——落实单元整体教学、推进信息技术融合、强化教学评一致性、自然渗透文化育人,为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指明方向。

此次活动中,河南省乡村首席教师翟二利工作室核心成员主动参与“同课异构”,种子成员全员全程投入研课磨课。活动不仅展现了乡村学校青年教师的教学功底,更搭建了城乡教育资源互通的桥梁,让城区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落地乡村课堂。教研员的专业指导,进一步深化了教师对学科教学本质及“教学评一致性”实践路径的认知,为下冶一中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