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锻炼有益健康,但一次性大强度运动到力竭,或长期高强度的锻炼,则会损伤肌肉和骨骼,导致脱发等,更为严重的危害是,损害心脏功能,甚至导致病理性变化。
据发表在《心脏》期刊上的研究提示,过度运动会导致心肌细胞出现缺血、缺氧性损害,造成心肌损伤,从而引起诸如运动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过高强度的运动也可导致冠状动脉血栓和痉挛,引起血管的不完全或完全闭塞。长期过度运动,还可诱发房颤等心律失常。而心律失常,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也可能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具体表现是过度运动后,会感觉心脏乱跳或有漏跳感。
来自杭州的高级私教葛智慧表示,每个人年龄不同,身体状况也有差异,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合理定制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当人在运动后出现腰膝酸软、肌肉疼痛是急性疲劳现象,如果在下一次运动前未能恢复,那么就需要减少运动或暂停运动,如果运动后出现反应能力下降和平衡感降低,吃不香睡不好,易怒、肠胃消化失常,且不能及时恢复的情况下,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判断自己运动是否过度,用一个公式就能科学掌握。葛智慧介绍道,“在运动过程中,心率会随运动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透过心率可以估算运动强度。一般认为,合适的运动强度即运动适宜心率,为‘[最大心率-安静心率]×百分比(60%~80%)+安静心率’计算得出适宜心率区间。实际运动中,还需要根据运动目标来相应确定目标心率,如果只是想通过运动塑形,促进体态健美,那么百分比只需达到60%-70%(低强度)就可,但如果想通过运动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管弹性,则需将百分比提高到70%-80%(中强度)。”
除了运动心率,适度运动还需要掌握好合适的频率。葛智慧说:“一般每周锻炼3-4次是最适宜的频度,两次间隔时间不宜超过3天。一次运动时间应维持在至少30分钟。若想逐渐增大运动强度,可以按10%的比率逐渐递增,每阶段锻炼6-8周,便可获得安全、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