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740701435/2022-00132
主题分类:
教育
发布机构:
教育体育局
发布日期:
2022年02月18日
标  题:
​ 济源教育体育工作概况
济源教育体育工作概况

2021年,在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教育体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站位济源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锚定“现代化、高质量、多内涵、有特色、开放式、引领型”的目标定位坚持“补短板、促公平,强内涵、提质量,抓改革、激活力,创特色、树品牌”的总体思路,落实“一调、两转、三提、四改、五构、六创”的实施路径攻坚克难促发展,多措并举提质量,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实施党建品牌创建。全面推进组织设置科学化、党建阵地标准化、党内生活制度化、党建工作品牌化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政治忠诚、组织过硬、务实清廉、争先出彩”的模范机关开展“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建设,评选表彰“党建工作示范校”24个“党员教师标兵”50名、“党员校长标兵”10名、“学校党建品牌”18个。实施“党建+”工程,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党团队一体化建设扎实推进工会、妇联等群团工作全面加强,党的旗帜在教育战线高高飘扬。

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行市直学校和中心校书记校长分设,中心校所属中小学书记、校长“一肩挑”(占比95%以上),学校党组织履行把方向、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职责,支持校长主动独立行使职权、依法治校,党对学校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学校的领导力量全面加强。

教育资源供给取得新进展。成立了教育项目建设指挥部,实施“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套机制”服务模式,克服疫情汛情叠加影响,强力推进新建、改扩建、维修改造等7大类项目建设,新增学位2670个,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其中,玉川路天坛路学校扩建和济水一中拆建“鏖战一百天,盖起三栋楼”,跑出了教育项目建设“济源加速度。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撤并小规模学校(教学点)20所、合并微小教学班21个,有效提升了农村教育资源使用效益。

教育质量水平得到新提升。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加强作业、手机、睡眠、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实施“明眸”工程,推行5+2”课后服务模式,压减学科类机构数104家,完成营转非16家,在减负增效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深化五育融合、体教融合、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提高育人质量在河南省第七届中小学艺术展演中,济源入围作品占全省的15%;在全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联赛等重大赛事上夺得7金4银5铜。我市入选全国劳动教育试验区获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1项、省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3项。

教育服务发展上升新水平。济源职业技术学校果蔬花卉、畜禽疾病防治信息化基地建成,新开设无人机操控与维护、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物联网技术应用、金融事务等4个专业。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主动对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成立了冶金化工创新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6个产学研发机构,发挥智库作用,服务济源经济社会发展。做好驻村帮扶,通过组织建设、产业扶持等方式,助力刘沟村、林仙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践行“管理即服务”理念,落实“一次办好”政策措施,健全民办学校联系服务机制,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体育事业发展呈现新局面加快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新建智慧化室外健身房1处进一步完善了城区15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平方米,居全省前列。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4459开展赛事10余项,参与10万人次。济源体彩销售额达2.23亿元,同比增长10.54%。成功承办了中国山地马拉松、全省青少年射击锦标赛等重大赛事,塑造了济源城市新名片省体育局向国家体育总局推送济源教体融合发展案例,将在全省推广济源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底部栏目

主办: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 电话:0391-6613189

地址: 河南省济源市黄河路2号 备案号: 豫ICP备2023003091号-1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43号 网站标识码:419001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