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中心校、市直学校: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教育部《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和河南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19年修订)的通知要求,示范区教体局制定了我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现印发给你们。
各中心校、市直学校可根据示范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日常行为规范考核细则。
附件:1.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020年4月20日
附件1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一、爱党爱国
1.了解国旗、国歌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会唱国歌,维护国旗、国歌和国徽的威严。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队礼)。
2.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积极加入少先队,爱护红领巾,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3.了解河南的发展,能在地图上找到家乡的位置。
二、勤奋学习
4.课前自觉预习新课,课下及时复习。
5.课上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
6.课后认真完成各科作业,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7.坚持每天阅读科学、人文、艺术等书籍,并能和身边的亲友、同学交流读书心得。
8.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9.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三、热爱劳动
10.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衣服,刷牙洗脸,系鞋带,系红领巾,整理内务,整理玩具等。
11.在家能主动分担家务劳动,协助家长洗晒衣物,擦桌子,摆碗筷,洗碗等。
12.积极参与学校的劳动,会整理书包、课桌、文具等学习用品。
13.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尊重、珍惜并能与他人一起分享劳动成果和劳动的欢乐。
14.积极参加研学实践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四、遵德守礼
15.掌握文明用语,说好三句话:您好、谢谢、对不起。
16.热心帮助同学,不在背后议论他人。
17.与他人意见不一致时,要心平气和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18.理解并尊重他人的生活、学习习惯,不做影响他人生活、学习的事。
19.遵守国家法律,不做法律、法规禁止的事。
20.按时到校,有病有事要请假,放学后按时回家。
21.公共场所自觉排队,保持安静,上下楼梯靠右行。
22.做到四个不: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闯红灯、不乱停乱放。
五、孝亲尊师
23.关心父母身心状况,感恩父母,记住父母的生日、爱好,为父母带去欢乐。
24.见到老师、长辈、亲友,要主动问好,上课时回答老师问话,要起立,站姿端正,声音响亮。
25.老师批评时,要态度诚恳虚心接受。有不同意见时,要有礼貌地解释。
26.听从父母的教导,踏实做人。体谅父母,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
27.出门前要告知父母,回家后要跟父母打招呼。
六、自立自强
28.学会独立,自己能做的事尽力做好,不给他人添麻烦。
29.主动认识新生事物,尝试学习新技能,不断增强生活本领。
30.遇到困难不退缩,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必要时可寻求其他人的帮助。
31.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被夸奖时不骄傲,被批评时不灰心。
七.健康生活
32.生活规律,按时作息,早睡早起。
33.坚持锻炼身体,每天运动一小时,学会2-3项运动技能。
34.保持心理健康,面对困难和挫折,用良好的心态和勇气,查找原因、寻找方法,去克服和战胜它。
35.合理消费,不攀比,衣物干净整洁,以朴素大方为美。
36.合理饮食,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37.每天洗手洗脸刷牙,定时洗澡、修剪指甲、理发,定时更换衣物,保持个人及周边卫生。
38.文明上网,浏览内容健康的网站。每次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不超过半小时,不利用网络攻击他人。
八、珍爱生命
39.热爱生活,懂得生命的宝贵。保护好自己,不伤害他人。
40.不跟随父母未托付的任何人走,遇到危险会求助;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触碰,遇到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父母。
41.懂得遵守交通法规既是尊重自己的生命,也是尊重他人的生命的道理,坚决不闯红灯。
42.认真学习防火灾、防溺水、防触电、防疫、毒品预防等安全知识,能够学以致用。
九、低碳环保
43.爱护花草树木,主动劝阻不文明行为,积极参加植树护绿活动。
44.主动捡拾垃圾,保持公共场所卫生。了解垃圾分类知识,投放垃圾时能做到正确分类投放。
45.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爱惜粮食;自带购物袋,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附件2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一、爱党爱国
1.理解国旗、国歌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会唱国歌,维护国旗、国歌和国徽的威严;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队礼)。
2.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积极加入中国共青团,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
3.了解中国国情、河南省情和市情,关心国家、省市大事, 珍视国家荣誉。
二、勤奋学习
4.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5.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见解。
6.主动学习,认真预习复习,按时完成作业。
7.合理规划学习时间,有序、高质量的完成学习任务。
8.勤于思考和讨论,遇到不懂、不会的问题,主动和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
9.热心帮助身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中共同进步。
10.积极参加科技、艺术类等社团活动,独立思考,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实践活动。
11.养成查找、收集和整理学习资料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热爱劳动
12.认真做好班级、寝室、卫生责任区等日常值日。
13.主动种植绿色植物,学会修剪花草树木,清理杂草。
14.勤于整理自己的房间和学习用具,自觉清洗自己的内衣和袜子。
15.主动参与照顾家中老幼等孝亲爱幼活动,传承美好家风。
16.提高劳动和生活技能,会做几道菜品,会使用电饭煲、洗衣机等,参与丰富的研学实践、学雷锋志愿活动。
17.尊重劳动者,节约、珍惜劳动成果。
四、遵德守礼
18.学法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
19.文明仪表,在校期间穿校服,不戴首饰,不化妆,不留怪异发型。
20.文明用餐,打饭不插队,吃饭不浪费;文明就寝,讲究个人卫生,遵守就寝秩序;文明入厕,有序排队,讲究公共卫生。
21.同学间互尊互爱,互帮互助,妥善解决矛盾;与异性同学交往,自然、大方、适度。
22.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与生活方式,尊重他人隐私,不议论、不干涉。
23.谨言慎行,敢于承认错误,勇于改正错误,宽容他人的错误;在大是大非面前,勇于担当。
24.悦纳自我,学会情绪调节,遇到烦恼、挫折会向他人倾诉,并积极主动寻求帮助。
五、孝亲尊师
25.积极听取父母、老师对学习和生活的建议,主动表达自己对生活和学习的观点及看法。
26.孝敬父母,尊重长辈,主动为父母长辈做实事。
27.尊重老师,见到老师主动问好。
28.当意见和父母或老师不同时,主动、积极向父母或老师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寻求第三方进行调解。
六、自立自强
29.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做,力不从心的事学着做,在尽力做事中锻炼自己,成长自己。
30.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监控,自我鞭策。在做事、成事中增强成就感,树立自信心。
31.明确可行的生活、学习目标,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努力实现美好梦想。
32.勇敢面对挫折和逆境,吸取伟人和英雄的力量,一步一个台阶,坚定前行。
七、健康生活
33.生活有秩序,作息有规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坚持锻炼身体;积极乐观,保持阳光心态。
34.料理好个人生活,管理好自己的衣物、书籍、用品,自己的事自己做。
35.生活节俭,合理消费。穿戴朴素大方,仪表端庄,和谐文雅。
36.学会与同学友好共处,积极与同学商议生活、学习中的事情;结交好朋友,一起过健康而有意义的生活。
37.上健康网站,主动制定上网管理时间表,善于运用网络提升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38.不抽烟不喝酒;学会通过恰当的方式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培养高雅志趣,自觉抵制非法出版物。
八、珍爱生命
39.把自己的生命当做最宝贵的财富来经营;尊重、敬畏、欣赏和善待自己与他人的生命;时时处处有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
40.学习和掌握防身、自救、逃生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生存技能,遇到危险会求助会自救。
41.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骑车时不并行、不逆行、不聊天、不飙车。
42.积极学习饮食、水、电、煤气、交通、毒品预防等安全专题教育课程;积极参与消防、地震、防恐、防疫等安全演练,熟练掌握自我保护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3.自觉抵制食用野生动物,拒绝伤害野生动物。
九、低碳环保
44.拒绝过分包装,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自觉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购物使用环保袋。
45.自觉保持节水节粮节电的习惯,并主动提醒身边的伙伴。
46.主动做到垃圾分类投放,具有初步的垃圾分类实践研究。
47.培养关心环境的意识,发现生活中环境保护问题并能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48.增强低碳生活意识,优先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者乘坐公共汽车等绿色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