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740701435/2020-00070
有 效 性:
有效
发文机关:
市教育局
发文字号:
济管教体基〔2020〕14号
标  题: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通知
成文日期:
2020-04-20
发布日期:
2020-05-07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通知



各中心校、市直学校: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教育部《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和河南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19年修订)的通知要求,示范区教体局制定了我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现印发给你们。

各中心校、市直学校可根据示范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日常行为规范考核细则。


附件:1.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020年4月20日

附件1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一、爱党爱国

1.了解国旗、国歌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会唱国歌,维护国旗、国歌和国徽的威严。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队礼)。

2.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积极加入少先队,爱护红领巾,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3.了解河南的发展,能在地图上找到家乡的位置。

二、勤奋学习

4.课前自觉预习新课,课下及时复习。

5.课上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

6.课后认真完成各科作业,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7.坚持每天阅读科学、人文、艺术等书籍,并能和身边的亲友、同学交流读书心得。

8.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9.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三、热爱劳动

10.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衣服,刷牙洗脸,系鞋带,系红领巾,整理内务,整理玩具等。

11.在家能主动分担家务劳动,协助家长洗晒衣物,擦桌子,摆碗筷,洗碗等。

12.积极参与学校的劳动,会整理书包、课桌、文具等学习用品。

13.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尊重、珍惜并能与他人一起分享劳动成果和劳动的欢乐。

14.积极参加研学实践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四、遵德守礼

15.掌握文明用语,说好三句话:您好、谢谢、对不起。

16.热心帮助同学,不在背后议论他人。

17.与他人意见不一致时,要心平气和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18.理解并尊重他人的生活、学习习惯,不做影响他人生活、学习的事。

19.遵守国家法律,不做法律、法规禁止的事。

20.按时到校,有病有事要请假,放学后按时回家。

21.公共场所自觉排队,保持安静,上下楼梯靠右行。

22.做到四个不: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闯红灯、不乱停乱放。

五、孝亲尊师

23.关心父母身心状况,感恩父母,记住父母的生日、爱好,为父母带去欢乐。

24.见到老师、长辈、亲友,要主动问好,上课时回答老师问话,要起立,站姿端正,声音响亮。

25.老师批评时,要态度诚恳虚心接受。有不同意见时,要有礼貌地解释。

26.听从父母的教导,踏实做人。体谅父母,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

27.出门前要告知父母,回家后要跟父母打招呼。

六、自立自强

28.学会独立,自己能做的事尽力做好,不给他人添麻烦。

29.主动认识新生事物,尝试学习新技能,不断增强生活本领。

30.遇到困难不退缩,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必要时可寻求其他人的帮助。

31.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被夸奖时不骄傲,被批评时不灰心。

七.健康生活

32.生活规律,按时作息,早睡早起。

33.坚持锻炼身体,每天运动一小时,学会2-3项运动技能。

34.保持心理健康,面对困难和挫折,用良好的心态和勇气,查找原因、寻找方法,去克服和战胜它。

35.合理消费,不攀比,衣物干净整洁,以朴素大方为美。

36.合理饮食,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37.每天洗手洗脸刷牙,定时洗澡、修剪指甲、理发,定时更换衣物,保持个人及周边卫生。

38.文明上网,浏览内容健康的网站。每次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不超过半小时,不利用网络攻击他人。

八、珍爱生命

39.热爱生活,懂得生命的宝贵。保护好自己,不伤害他人。

40.不跟随父母未托付的任何人走,遇到危险会求助;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触碰,遇到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父母。

41.懂得遵守交通法规既是尊重自己的生命,也是尊重他人的生命的道理,坚决不闯红灯。

42.认真学习防火灾、防溺水、防触电、防疫、毒品预防等安全知识,能够学以致用。

九、低碳环保

43.爱护花草树木,主动劝阻不文明行为,积极参加植树护绿活动。

44.主动捡拾垃圾,保持公共场所卫生。了解垃圾分类知识,投放垃圾时能做到正确分类投放。

45.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爱惜粮食;自带购物袋,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附件2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一、爱党爱国

1.理解国旗、国歌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会唱国歌,维护国旗、国歌和国徽的威严;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队礼)。

2.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积极加入中国共青团,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

3.了解中国国情、河南省情和市情,关心国家、省市大事, 珍视国家荣誉。

二、勤奋学习

4.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5.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见解。

6.主动学习,认真预习复习,按时完成作业。

7.合理规划学习时间,有序、高质量的完成学习任务。

8.勤于思考和讨论,遇到不懂、不会的问题,主动和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

9.热心帮助身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中共同进步。

10.积极参加科技、艺术类等社团活动,独立思考,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实践活动。

11.养成查找、收集和整理学习资料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热爱劳动

12.认真做好班级、寝室、卫生责任区等日常值日。

13.主动种植绿色植物,学会修剪花草树木,清理杂草。

14.勤于整理自己的房间和学习用具,自觉清洗自己的内衣和袜子。

15.主动参与照顾家中老幼等孝亲爱幼活动,传承美好家风。

16.提高劳动和生活技能,会做几道菜品,会使用电饭煲、洗衣机等,参与丰富的研学实践、学雷锋志愿活动。

17.尊重劳动者,节约、珍惜劳动成果。

四、遵德守礼

18.学法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

19.文明仪表,在校期间穿校服,不戴首饰,不化妆,不留怪异发型。

20.文明用餐,打饭不插队,吃饭不浪费;文明就寝,讲究个人卫生,遵守就寝秩序;文明入厕,有序排队,讲究公共卫生。

21.同学间互尊互爱,互帮互助,妥善解决矛盾;与异性同学交往,自然、大方、适度。

22.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与生活方式,尊重他人隐私,不议论、不干涉。

23.谨言慎行,敢于承认错误,勇于改正错误,宽容他人的错误;在大是大非面前,勇于担当。

24.悦纳自我,学会情绪调节,遇到烦恼、挫折会向他人倾诉,并积极主动寻求帮助。

五、孝亲尊师

25.积极听取父母、老师对学习和生活的建议,主动表达自己对生活和学习的观点及看法。

26.孝敬父母,尊重长辈,主动为父母长辈做实事。

27.尊重老师,见到老师主动问好。

28.当意见和父母或老师不同时,主动、积极向父母或老师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寻求第三方进行调解。

六、自立自强

29.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做,力不从心的事学着做,在尽力做事中锻炼自己,成长自己。

30.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监控,自我鞭策。在做事、成事中增强成就感,树立自信心。

31.明确可行的生活、学习目标,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努力实现美好梦想。

32.勇敢面对挫折和逆境,吸取伟人和英雄的力量,一步一个台阶,坚定前行。

七、健康生活

33.生活有秩序,作息有规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坚持锻炼身体;积极乐观,保持阳光心态。

34.料理好个人生活,管理好自己的衣物、书籍、用品,自己的事自己做。

35.生活节俭,合理消费。穿戴朴素大方,仪表端庄,和谐文雅。

36.学会与同学友好共处,积极与同学商议生活、学习中的事情;结交好朋友,一起过健康而有意义的生活。

37.上健康网站,主动制定上网管理时间表,善于运用网络提升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38.不抽烟不喝酒;学会通过恰当的方式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培养高雅志趣,自觉抵制非法出版物。

八、珍爱生命

39.把自己的生命当做最宝贵的财富来经营;尊重、敬畏、欣赏和善待自己与他人的生命;时时处处有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

40.学习和掌握防身、自救、逃生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生存技能,遇到危险会求助会自救。

41.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骑车时不并行、不逆行、不聊天、不飙车。

42.积极学习饮食、水、电、煤气、交通、毒品预防等安全专题教育课程;积极参与消防、地震、防恐、防疫等安全演练,熟练掌握自我保护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3.自觉抵制食用野生动物,拒绝伤害野生动物。

九、低碳环保

44.拒绝过分包装,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自觉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购物使用环保袋。

45.自觉保持节水节粮节电的习惯,并主动提醒身边的伙伴。

46.主动做到垃圾分类投放,具有初步的垃圾分类实践研究。

47.培养关心环境的意识,发现生活中环境保护问题并能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48.增强低碳生活意识,优先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者乘坐公共汽车等绿色出行方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底部栏目

主办: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 电话:0391-6613189

地址: 河南省济源市黄河路2号 备案号: 豫ICP备2023003091号-1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43号 网站标识码:419001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