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740701435/2024-00147
有 效 性:
有效
发文机关:
教育体育局
发文字号:
济管教体〔2024〕16号
标  题: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2024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实施意见
成文日期:
2024-07-22
发布日期:
2024-07-22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2024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河南省“双减”意见,落实《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示范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济管办〔20225号),助推济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营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教育生态,现就2024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招生原则

(一)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育体育局统筹管理和协调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各中心校和市直学校具体负责辖区内招生工作,制定本辖区招生方案并做好招生工作

(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分布、办学规模和适龄儿童少年数量等情况,确定每所学校的招生范围和招生计划。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小学六年级毕业生直升本校初中,不再参与其他初中招生。为方便学生就近入学,部分学校招生范围实行交叉划片。

(三)公正公开,阳光招生。招生工作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招生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公开招生信息,包括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招生程序、招生办法、时间节点以及学生入学咨询、监督举报电话等。

(四)规范办学,均衡分班。对新入学的学生,要按照随机派位方式均衡编班,不得分设重点班、实验班、特长班。编班程序必须公正合理,保证平行班之间的学生数量、教师配备、教学条件基本均衡。

二、招生对象和入学条件

小学新生为年满6周岁(2018831日及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初中新生为已完成小学教育的适龄少年。各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实行一次报名、分批录取的办法。按三个批次依次录取,前面批次完成招生计划的则不考虑后续批次;未被录取的学生,监护人可到有学位的学校申请就读。学位充足的中小学校可以不分批次。

(一)第一批次招生对象

1.学生与监护人的户籍地、实际常住地和房产证相一致;

2.学生与父母一方户籍相一致并在本地居住,提供在本地居住的父母一方房产证;

3.现役军人子女可就近在其户籍所在地、实际居住地或部队驻地公办学校入学;烈士子女可就近在烈士配偶或父母户籍所在地、实际居住地公办学校入学;符合《河南省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实施细则》(豫公通〔201866)规定的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因公伤残警察子女比照现役军人、烈士子女安排入学。驻济武警部队和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参照以上执行。

4.按上级文件规定享受教育优待政策的外来投资重点企业高管人员子女;在济源工作符合《河南省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的三类高层次人才子女;组织部门选派的艾滋病帮扶人员子女;被授予见义勇为荣誉称号人员子女;援外医疗人员子女。

5.监护人已购住房并实际居住,但由于各种原因尚未取得房产证的,需提供经房管局备案的购房合同及购房发票、契税等证明,以及不少于6个月的水、电、气、物业交费凭证。

符合第3项和第4项的招生对象按照“谁主管、谁认定、谁负责”的原则,于82日之前分别向济源市人民武装部、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商务局、济源示范区党工委组织部等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资料,由相关部门向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有效证明文件。

(二)第二批招生对象

1.监护人已购住房,尚未实际居住的,需提供经房管局备案的购房合同及购房发票、契税等证明。

2.外来经商办企业及进城务工随迁子女(非济源户籍),提供居住证(暂住证)、工商营业执照或用工单位证明、户口本、房产证或租房合同(租房的须有不少于6个月的水、电、气交费凭证)。

(三)第三批招生对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济源户籍农村转移人口子女,原则上应选择有空余学位的学校。

1.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市区经商办企业一年以上(含一年),且在学校辖区内与父母有实际单独居住地的,提供工商营业执照、完税凭证、户口本、租房合同以及不少于6个月的水、电、气交费凭证。

2.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城区有稳定工作一年以上(含一年),提供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证明、且在学校辖区内与父母有实际单独居住地的,提供租房合同以及不少于6个月的水、电、气交费凭证。

三、报名办法

(一)公(民)办学校

义务教育学校招生通过“河南省义务教育招生服务平台”进行学生基本信息采集和招生计划、录取信息发布等,所有学校(含民办)实行网上报名。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和小学应届毕业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利用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登录“河南省义务教育招生服务平台”进行报名(暂不支持手机登录)。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要在规定时间内到招生学校进行资格审查,逾期按自动放弃处理。监护人应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如查实有弄虚作假的,将取消该生在本辖区的入学资格。各校必须在报名时间内设立现场报名点,满足家长的报名需求。农村因留守儿童较多,学校可提前利用模板采集学生信息,采取集中添加或导入报名的办法进行。

(二)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学校招生和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同步进行。听障和智障等残疾儿童、少年应提前到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入学评估,然后再进行网上报名。具有接受普通学校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可就近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校不得拒绝接收。对不能坚持到校接受教育,但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适龄儿童、少年,辖区内中小学应做好送教上门工作。对确因身体原因需要缓学、休学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向辖区中心校和政府提出申请,报教育体育局备案。各中心校和中小学要认真做好辖区内残疾儿童、少年摸底调查、登记评估工作,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做好指导服务,按照“一人一策”的原则,确保能入尽入,确保不失学、不辍学。

(三)插班生

插班生是指除起始年级新生以外,符合入学条件需要在相关学校中途插班就读的学生。学校应在班额允许的情况下安排插班生入学若班额已满则由中心校或教育体育审核批准后统一协调安排。接收插班生时间一般在秋学段开学前进行,学年中间原则上不接受插班生。初中不得招收初三复读生。

四、录取工作

各招生学校负责审核学生的入学资格和录取工作。当符合入学条件的申请人数少于学校接收学位时,可直接录取;当符合入学条件的申请人数超出学校接收学位时,学校要依据招生意见制定本校具体排序办法,中心校根据辖区内其他学校学位空余情况,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安排剩余小学生入学,教育体育局协调安排初中学生入学。因择校未被所属辖区内学校录取的学生只能到其它有学位的学校就读。各校必须严格按照招生计划在系统内进行录取,招生完成后由“河南省义务教育招生服务平台”直接转入学籍系统。

五、招生安排

(一)招生宣传(722日—85日)。各中心校、市直学校可通过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或制作宣传版面、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将学校的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招生条件、招生程序、报名流程等政策措施在主要招生区域及学校醒目位置向社会公示,同时公布咨询电话。

(二)网上报名(85日—89日)。监护人登录“河南省义务教育招生服务平台”(小学报名链接http://ywzs.jyt.henan.gov.cn/xxzs/、初中报名链接http://ywzs.jyt.henan.gov.cn/czzs/),按照程序进行注册、填写信息、按招生范围(见附件2)选择报名点(即申请就读学校),所有学生只能在报名平台选报一所申请就读学校,请严格按照招生范围选择报名点

(三)资格初审。监护人按学校要求携带相关资料到报名学校进行资格审核。资格审核时间:初中814日—816日,小学820日—822日。

(四)初审结果查询及申诉。初中818日,小学826日,监护人登录“河南省义务教育招生服务平台”,查询资格初审结果(个人信息界面显示不可更改则审核通过),审核通过后不允许再变更报名点。监护人对入学资格初审结果有异议的,可到招生学校提出申诉。未通过审核的学生线下联系有空余学位的学校或中心校申请就读。如同意,学生家长或监护人重新登录“河南省义务教育招生服务平台”选择报名点(申请学校),由招生学校通过系统进行资格审核。

(五)正式录取结果查询。时间为:初中820日、小学828日。监护人登录“河南省义务教育招生服务平台”查询录取结果,根据录取学校发布的公告要求按时到校报到,逾期不报到的取消入学资格。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义务教育招生工作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各中心校和招生学校要高度重视,明确职责,周密安排,做到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社会满意度。

(二)加强宣传。各单位要做好招生政策宣传工作,教育体育局设立招生服务专门窗口,各学校要在显著位置设立咨询台,工作时间保证电话畅通,安排专人做好学生及家长等人员的来访、来电咨询,帮助家长了解招生政策、熟悉报名流程;对不符合本校招生范围的要做好解释疏导工作,引导学生合理分流;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学校,不得出现推诿扯皮、激化矛盾、上交矛盾现象。出现家长和群众上访的,将列入单位年度工作绩效考核。

(三)规范招生。根据《河南省教育入学“一件事”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按照省教育厅义务教育“一件事”平台工作部署,建议市区部分学校以“河南省义务教育招生服务平台”为基础,探索实现中小学新生入学报名一套材料、一表申请、一窗(端)受理、一次告知、一网办理。学校要严格遵循招生程序,严格审核学生入学条件,不得跨区域招生,不得擅自扩大招生规模;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不得以实验班、特长班等名义招生;不得借助校外培训机构、托管机构代替学校招生。小学招生实行“零起点”入学,不得把是否接受学前教育作为招生条件,不得进行分班考试。民办学校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开展自主招生,但不得通过考试提前选拔生源,不得做虚假宣传,不得做无原则的承诺。严格执行省、市消除大班额的有关规定,确保起始年级大班额零增量。

(四)学籍管理。各学校要严格执行《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及我省有关规定,强化学籍管理。全国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学生数据作为划拨教育经费、发放教科书、教育统计、教育资助等各项管理的法定依据,要严格依据“人籍一致”“籍随人走”的原则,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严禁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的学生办理学籍转接手续。从2025年开始(即初中2022级起),中招考试统招生放在第一批志愿填报、录取,分配生放在第二批志愿填报、录取,报考省级示范性高中分配生须具有报名时所在学校七年级至九年级连续三年的学籍,且连续三年实际在该校就读(外地市转入的学生不受此限制)。

(五)履行责任。各校要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确保每一名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小学一年级要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注重做好幼小衔接。不得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不得擅自以在家学习的方式替代国家统一实施的义务教育。因身体健康等原因确需暂缓入学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向教育体育局提出书面申请,获批准后方可缓学。依法保障符合国家《居住证暂行条例》基本要求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经济困难家庭子女、残疾儿童、少年和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规定需优先安排的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发现适龄儿童、少年未按《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学校、中心校要立即启动“控辍保学”机制,建立失学辍学适龄儿童工作台账,认真落实失学、辍学学生关爱帮扶、劝返、登记和书面报告责任。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或造成辍学,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教育体育局将依据控辍保学工作台账和河南省控辍保学管理系统,对全市控辍保学工作进行实时监测和定期通报。

(六)严肃纪律。严格执行招生政策,自觉维护招生大局,落实教育部“十项严禁”纪律和省、市招生政策要求。招生工作中任何人不得收受礼品、礼金、代金券,不得吃请,不得违规安排不符合条件学生入学,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招生秩序,对于执行政策不到位、审核把关不严格,导致应入未入、超范围超计划招生问题突出或造成不良影响、出现严重后果的学校,视情节轻重给予约谈、通报批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等处理;对于严重违规招生的民办学校,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减少下一年度招生计划、停止当年招生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处罚。教育体育局将中小学招生纳入责任督学日常督导范围,适时对各校招生入学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督导。

教育体育局招生服务窗口:东区102

咨询电话:0391-6613721  0391-6613139

监督电话:0391-6614816

附件:1.济源示范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五条禁令”

2.2024年城区学校招生范围及规模一览表

      3.2024年中小学校招生咨询联系表


                           2024722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底部栏目

主办: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 电话:0391-6613189

地址: 河南省济源市黄河路2号 备案号: 豫ICP备2023003091号-1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43号 网站标识码:419001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