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示范区教育体育局
关于推进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发〔2019〕26 号)《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豫发〔2020〕13 号) 和《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豫办〔2021〕28 号) 精神,深入落实教育部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河南省义务教育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和《济源示范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行动方案》的理念和工作要求,示范区教育体育局在济源中小学推进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强化学校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切实提升全区中小学教学质量。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工作思想,基于新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践行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推进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工作目标
(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各学科坚持素养导向,创新教学方式,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构建与新课标相适应的新型教学,形成可推广的教学样态、教学案例。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课标研读、专项培训、课堂实践、教学研究等,促进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实现从课程理念到教学行为的转变,不断提升课程理解力和实施力。
(三)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通过推进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工作措施
(一)素养导向,明确课堂教学新要求
一个核心:“让核心素养落地”是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工作重点,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就是要确立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使教学的全要素全过程都围绕核心素养组织和展开,最终指向核心素养的生成和发展。
各学科课程标准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师要深刻认识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深入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变成自觉行动,把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五个新要求: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1.制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要体现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
(2)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体现整体性和阶段性
2.聚焦核心素养,整体把握教学内容
(1)注重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关联
(2)注重教学内容的结构化
(3)注重学期课程纲要和单元整体备课
3.选择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创新教学方式,强化学科实践,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是核心素养导向课堂教学的主要表现。
(1)学科教学要创设真实情境与设计合理问题
(2)选择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教学方式
(3)积极开展主题式、项目式、跨学科实践等学习实践
4.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评价
(1)加强学生课堂表现性评价
(2)开展基础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的多样化评价
(3)设计单元评价、期中及期末评价,了解阶段学情并改进教学
5.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1)注重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2)依托作业平台数据分析赋能精准教学
(二)强化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1.研读课标,提高课程理解力
组织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方案》《学科课程标准》《学科课程标准解读》《学科课程标准解析及教学指导》《学科课程标准课例式解读》等,准确理解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等相关内容,提高课程理解力。
2.专业阅读,转变教育的理念
开展《从教走向学: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等专业书籍的共读交流,引导教师树立从教走向学的教育理念,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转化成日常教学的自觉行动。
3.专题培训,提升课程实施力
根据培训目的与内容,采用集中培训与远程培训相结合形式,通过专家讲座、课例示范、专题研讨、工作坊研修、跟岗研修等方式,将教师自主学习与集中培训、集体备课相结合,专题研讨与课例研究、跟岗研修相结合,实现有厚度的学习和有深度的教研,提升教师的课程实施力。
(三)教研融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1.强化校本教研
进一步完善市、镇、校级教研工作体系,强化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科教研组为基本组织单位,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学科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以主题教研或课例研究的方式开展具有本校特色、本学科特色的校本教研活动,推进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
2.开展联片教研
依托市学科骨干团队,建立学科教研共同体,通过跨区、跨校联片教研,加强区域间、学校间、教师间的合作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全面推进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
3.教研课题驱动
积极参与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专项课题研究,以研究促学习,以研究促教学,以研究促改革,鼓励教师及时总结反思,形成丰富的个性化教学成果,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理论化、成果化提升。
(四)搭建平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1.学科比赛
组织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评比和展示交流活动,设计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开展优质课评选、观摩课展示、教学设计评选和年终教学常规检查讲课答辩等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改,促进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地,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
2.区域研课
教研室每学期组织跨区跨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通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交流、专家点评等形式,以展促评、以评促改,发挥不同学校和教师教学改革经验的辐射引领作用,推动区域课堂教学改革,从而助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3.送教下乡
每学期持续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搭建结对帮扶平台,创新教研活动形式,充分利用远程互动教研平台,发挥市区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使乡村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素养,助力乡村学校课堂教学改革。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
各单位要建立党组织领导、校长负责、教师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教学改革工作机制。党组织要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领导,选优配强教育教学管理团队。校长要亲自抓教学改革工作,制定实施方案,规划、部署、推动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落到实处。各单位要组织全校教师学习领会相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推进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提高育人意识。
(二)提供支持保障
各学校要细化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基于校情制定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要求(指导意见);学校要建立教学改革激励机制,对于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给予鼓励和扶持 (在绩效考核、荣誉及职称评定中有体现);学校要保障教学改革经费投入,在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大经费支持力度,确保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落细落实。
(三)加强视导管理
教研室完善教研指导体系,持续开展“131”教学视导工作,各学科教研员坚持深入一线视导,指导基层学校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定期反馈各单位课改情况。教体局将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作为年度工作综合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按一定比例评选出“济源示范区教育教学改革示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