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下旬以来,教体局按照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工作部署,坚决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深入开展“关爱你我他(她)·温暖千万家”系列行动,取得良好成效。
一、聚焦线上教学工作,精准开展指导服务
一是强化统筹指导。11月28日,教体局下发《关于开展中小学线上教学的通知》和《中小学线上教学实施方案》,指导全市中小学有序开展线上教学。各学校落实“一校一案”要求,科学制订线上教学方案,分学段制订时间表、课程表,保障了健康有序的教学生活。
二是注重家校联动。教体局及时下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指导家长遵守防疫规定、助力学生学习、开展励志教育、关注心理健康,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课外阅读和家务劳动,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共助学生健康成长。
三是提供技术支持。教体局与移动公司协调,疫情期间将教师家庭宽带免费提速至500M;并为教师和建档立卡户学生家长每月赠送10G手机流量。各学校为教师提供电脑、音频等教学设备,推荐教师使用“钉钉”软件开展线上教学。电教中心跟踪做好技术服务,向教师提出“线上教学十条建议”,指导解决网络不畅、学生走神、视觉疲劳等问题,提升了线上教学效果。
二、关心师生身心健康,全面落实“双减”要求
一是科学安排教学活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原则上不上网课,四到六年级每天网课不超过4节,每节课控制在15分钟以内;初中每天网课不超过120分钟(8节),晚上不上网课;高中每天网课不超过180分钟(12节),课间休息不少于10分钟。各学段的网课不仅有文化课,还有体音美、信息技术,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安排30分钟用于体操和眼保健操,还有课外阅读和家务劳动时间。同时,落实“网课进度比线下慢四分之一,每节课容量比线下少三分之一,教学方式直观灵活、风趣生动、注重互动,作业数量和难度适中”等要求,贯彻“五育并举”和“双减”政策,保障了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是多举措进行心理疏导。教体局联合市卫健委精神卫生服务中心、市妇联心理辅导中心,组建应急心理疏导团队,开通5条心理热线,畅通师生心理困惑和压力释放渠道。同时,各学校依托网上家长学校、家长群进行家教指导,提高家长陪伴沟通、心理辅导技能。各班主任及时关注学困生、留守家庭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困惑,加强沟通,提高自信,筑牢心理屏障。
三、关爱师生特殊群体,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一是服务好外地留济学生。教体局“点对点”安排专人负责留校的外地学生,合理安排线上教学,充分保障食宿和医疗需求,教师定期向家长通报情况,化解焦虑情绪。对于投亲靠友的外地学生,由班主任逐一落实情况,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掌握动态。
二是服务好贫困学生。各学校做好特殊保障,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难题。邵原中心校捐资1500元为9个困难家庭送去生活物资,组织教师到困难学生家庭解决线上教学技术问题;北海实验小学为不具备线上学习条件的学生开展个别辅导、重点帮扶,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三是服务好感染师生。对于部分确认阳性和判断为密接的师生,由各学校书记校长和班主任负责,加强电话联系,及时疏导不良情绪,缓冲焦虑和恐惧心理。
四、大力开展暖心行动,助力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干部下沉有力度。教育体育局联系王屋镇8个村、大峪镇5个村,机关党员克服生活困难持续下沉,天天在岗,协助村委开展核酸检测,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生活物资。今年后半年,大峪林仙村驻村干部帮群众销售红薯20万斤、南瓜23万斤、小辣椒380斤;王屋前刘沟村驻村干部帮群众销售石磨面4万余斤、鸡蛋150多斤,推动了乡村稳定振兴。
二是志愿服务有温度。全市核酸筛查期间,机关40余名在职党员主动与所在社区联系,积极参加社区核酸检测、秩序维护,为教师和学生开辟“绿色通道”,发挥了党员先锋作用。
三是开展“小手拉大手”。教体局组织各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 助力防疫情”活动,将防疫知识传递到千家万户,引导群众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焦,实现了“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效应,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