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要闻
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济源示范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工作研讨会召开
发布时间: 2025-03-07 | 来源: 济源教育网 | 作者: 陈敏

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进一步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模式,充分发挥其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3月7日,济源示范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工作研讨会在济源实验小学召开。

河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原副总督学、原副厅级干部吴廷伟,郑州市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中心继续教育教研室副主任张海定等专家团成员,示范区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备战,基层学校、社区代表共计3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大家共同围绕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会议伊始,济源教育考试院院长、基础教育科科长李留玉详细阐述了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的重要意义和工作目标,强调这是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旨在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资源,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交流环节,天坛路幼儿园、济源实验小学、太行路学校代表分别进行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经验分享,详细介绍了各校在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中的成功案例和特色做法。

济源实验小学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单位,分享了学校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的创新实践。校长翟晨光介绍,近年来,学校通过建立“润心”家长学校、组织亲子活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积极推动家校社三方联动。特别是在“双减”背景下,学校通过优化作业设计、丰富课后服务形式、“红领巾争章”榜样教育评价体系,有效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世纪苑社区代表在发言中讲到,社区通过整合辖区内的文化、体育、科技等资源,如开设科普公益课堂、心灵驿站、节日活动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助力孩子成长。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各方代表积极互动,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

最后,任备战在经验分享中详细介绍了区域层面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政策举措。近年来,济源示范区通过体系建设、妇联、政法、教育等部门联动,家长学校全覆盖等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了有力保障。“家校社协同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策引领、多方参与、齐抓共管。”任备战强调,“我们将继续深化‘教联体’模式,为全省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与会专家对济源示范区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的探索给予了高度评价。吴廷伟指出,“教联体”模式通过整合学校、家庭和社区资源,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以后的工作中,一是要课程共建打造育人池,二是要师资共育激活成长能量场,三是要问题共研构筑发展共同体,打造“学习型”城市,培育全民终身学习理念。

本次座谈会的举行,对推动济源示范区教育事业迈向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在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下,济源示范区的孩子们一定能够在更加优质、和谐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