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区域内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8月28日,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2025年融合教育暨送教上门专题培训会在沁园中学报告厅举行。全市特殊教育专干、融合学校资源教师及特殊教育学校全体教师共23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会围绕云平台应用、送教上门优化、融合教育主体责任三大核心问题展开,为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在开班仪式上,教育体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李留玉充分肯定了近年来特殊教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用“接受、参与、公平、包容”八个字精准概括了融合教育的核心内涵,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要求,“采取务实举措,多一点关心、多一份爱心、对得起良心,促进每个学生有所发展,推动融合教育实现从‘有’到‘优’的品质提升”。
培训共分三个环节。首先由河南省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专家韩宏亮进行云平台应用技能培训,他通过演示,现场培训“数据中心”、“送教上门”“教师工具”等模块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为实现“一人一案”动态管理和精准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巡回指导组组长周文才以《精准送教,一个都不能少》为主题,从“为什么送、为谁送、送什么、谁去送、怎么送”等方面进行了专业指导,规范了融合学校送教上门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和档案整理。
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常讴东以《融爱于心,融育于行》为题指出学校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使命: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包容氛围,建立“全校参与”的工作机制,依托资源教室构建家校生支持体系,为特殊学生提供课程调适和社交辅助,切实破解“随班就坐”的教育困境。
本次培训还发放了《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资源中心)送教上门服务实操指南(试行)》,并将统一配置云平台账号。下一步,将持续开展巡回指导与教研活动,着力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责、社会协同”的融合教育新生态,让教育的阳光真正照亮每一个特殊孩子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