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改革聚焦
济源市克井镇第一初级中学:强化规范管理  提升育人成效
发布时间: 2024-08-13 | 来源: 济源教育网 | 作者: 克井一中

基础教育是服务于人的终身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非常关键的阶段,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关乎学校的育人成效、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的职业发展。为此,克井镇第一初级中学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坚持党建引领,守牢政治底线。一是坚决贯彻执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制定和完善了包括党组织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党建保障机制等在内的共18项制度规章,集订成册并严格规范执行,确保了学校教育活动的正确方向。二是持续擦亮“五联系五照亮”党建品牌,组织党员实地探访引沁济蟒工程,感悟新愚公精神,在地域文化中找寻党建新元素;发动党员参与班级管理,坚持每周为所参与的班级上一节党课,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三是规范党员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常态化开展党员示范课、全员导师制、温暖留守儿童、情满克井乡邻等活动,对党员的各项素养进行量化考核,建设一支规范管理严、政治觉悟高、底线意识牢、担当本领强的党员教师队伍。

坚持依法治校,保障师生权益。一是学校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完善学校章程和校内的法规制度,确保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在法律框架内进行。二是建立学校、家长、学生及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督体系,加强对教师行为的监督和反馈;建立健全问责制度,强化教师的从教责任和担当意识;实行民主决策和管理,充分发挥教工代表大会的作用,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三是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与司法机关、政协等建立合作关系,聘任法治副校长,定期入校进行法治教育讲座,提升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邀请各类英模劳模入校讲思政课,引导学生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树立远大理想。

坚持典型选树,弘扬教育家精神。一是学校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做到师德教育常态化、显性化,在学校显著位置设立“晨钟暮鼓墙”,旨在通过宣扬典型事迹,感召教师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二是深挖拓展校园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弘扬高尚师德师风的载体,规范一体地建造了颂扬甘于奉献精神的“寸草春晖园”,昭示清白廉洁操守的“清廉大道”等文化景观,让优良的教风文化浸润校园。三是尊重首创精神,成立学科发展中心,收集提炼本校教师的教育智慧,用教师的经验解决教师的问题,“311教学理念”、“12345课堂省察机制”、“小先生制”等优秀教学范式的推广,增强了教师的职业成就感。

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一是德育为先,树正气。打造以“越规矩、越自主、越自由”为核心理念的“2 4 10 1”德育课程,使德育教育课程化、系列化,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完善学生评价体系,设置增值性、表现性评价,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二是智育为重,育才气。着力构建目标导引的教学评一体化学思课堂,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范式,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把爱好变现”为目标,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开设有十大类八十五个社团,为学生提供多样的课程选择。三是健康为基,有朝气。坚决保障学生的课间十分钟不被占用,坚决落实每周三节体育课和两个大课间,学生每天高质量锻炼一小时;每周一节心理课守护学生心理健康;通过每周一次的社团活动和每学期一次体育节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四是美育为魂,显灵气。完善面向人人的常态化学校展演机制,通过艺术节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更多的学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发展方向。五是劳育为本,增底气。系统设计克井一中“5MEI”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将废弃的沼气厕所改造成食用菌栽培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培养基制作、高温灭菌、接种栽培的高质量劳动实践;撰写书桌整理教案,指导学生按照“分类有序 轻重缓急”的方法进行每日书桌整理,感悟方寸之美。

坚持贯彻“双减”,确保减负提质。一是建立制度保障,学校贯彻“减负提质”的思想,积极探索作业优化管理、课后服务、教辅及课外读物管理等多项工作,制定“双减”工作实施方案、课后服务实施方案、五项管理制度等,并不断优化创新。二是优化作业设置,学校坚持“控量、精选、分层、反馈”的原则,加大分层作业布置的实践和研究,突出实践性和综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将劳动教育纳入作业体系。三是丰富课后服务,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农村初中,结合学生实际需求,规范标准地设置课后服务内容,在保障作业辅导时间的同时,通过开设名著阅读、写字、社团、劳动等多种课程,丰富课后服务的种类与形式。

通过强化规范管理,学校育人成效得到了显著提升,生源渐渐回流,先后获得全国篮球和足球特色学校、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省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示范校、市“五育”并举优秀单位、市党建工作示范校等各级荣誉三十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