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结束,但济源大街小巷节日氛围依然浓厚。
日前,在亚桥农贸市场内,商贩的叫卖声、顾客的询价声不绝于耳。
在不远处的花卉市场内,皮肤白净、戴着黑框眼镜的侯艳敏站在她的绘画工作室里,静静地打量着面前的几幅山水画。室外的热闹氛围似乎在工作室门前戛然而止。
侯艳敏今年47岁,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艺术家,是一名山水画家。正月十三,她的首场个人画展将在济源文化城举行。她面前的这些山水画将全部参展,迎接参观者的品鉴和欣赏。
距离画展开展不足一周时间,虽然这些参展作品中有不少曾经获得国家级奖项,受到众多业内人士和观赏者的高度评价,但是第一次集中亮相在家乡人民面前,侯艳敏不敢有丝毫怠慢,最后筹备工作更是不放过任何细节。
“我希望可以得到家乡人民的肯定,更希望这场画展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山水画的魅力,提升大家对山水画的认知水平。”侯艳敏说。
一
侯艳敏对画展的严谨,缘于她对山水画的热爱。她绝对算得上是一名“画痴”。这一点,她身边的家人朋友最有发言权。
侯艳敏小时候,同龄人都喜欢玩跳皮筋、投沙包等游戏,只有她总是一个人蹲在角落里,拿着顺手捡来的树枝或石块画画。母亲口中神话故事里的仙女、老家五龙口镇山口村的山川树木等,在幼时的侯艳敏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面,使得她急欲通过手中的“画笔”把它们一一展现出来。哪怕手中的“画笔”不是笔、“画纸”并非纸,她依然沉浸其中,怡然自得,“走哪画哪”。
这一点很快引起了母亲的注意。
那个年代,兴趣班并不多见,但母亲仍辗转找到了一个美术班,开启了侯艳敏的绘画之路。
小学、中学、大学直到现在,侯艳敏学画、绘画的脚步从未停止。
绘画大师李可染曾说过:“学艺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他看来,艺术之路并非坦途,而是需要付出艰辛努力,需要持之以恒。作为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的一名艺术家,侯艳敏深谙其道。
“想要画出好的作品,基本功一定要扎实。”侯艳敏说,在她看来,唯有打好基础,才能更好地将自己的思想通过绘画展现出来,创作出更优的作品。为此,即便如今她已经在绘画上颇有造诣,还时常有全国各地的绘画爱好者慕名前来学习交流,但是“走哪画哪”四处学习的习惯不曾改变。
“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画画,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从学与画中汲取名家的智慧,提升自己对山水画的理解,将自己的思想更好地融入作品。”侯艳敏说。为此,她每天不管多忙都会抽出时间画画,还不定期外出学习,经常临摹荆浩、郭熙、黄公望等名家之作。
正因如此,侯艳敏愈画愈好,作品《敦煌拾遗》《山水清音》《思路新语》等先后入选国家级作品展。
二
有人说,山水画是创作者借以笔墨、色彩,造景自然、运布天地的心像反映。
对此,侯艳敏深以为然。在她看来,一幅好的作品,可以传递出绘画者绘画过程中的思想,并通过画面中的山水、人物、树木等元素,实现画家与观赏者的“隔空对话”。这是她钟情于山水画的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她对济源山水发自内心的敬畏与热爱。
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侯艳敏看了济源的很多山水,加上自小在山水间长大,她对济源山水有着特殊的情感。
“济源的山水资源很丰富,它们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一提起笔,那些场景就如放电影一样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说这话时,侯艳敏双眼发亮。她将自己所画的济源山水作品一一展现在记者面前,如数家珍地告诉记者这些取自于哪里的景色。王屋山下的王母洞、济渎庙里的古柏、九里沟里的泉水,甚至济源神话故事中的仙女都在她的作品中有迹可循。
同样,侯艳敏也把这份情感带到了即将举办的画展中。“湿墨繁笔写家山”是此次画展的名称。“湿墨繁笔”来源于她喜欢的元代山水画家王蒙、吴镇等常用的绘画方法,“家山”指的是家乡的山水,前者表达了她对名家的致敬,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她对家乡山水的热爱。
在侯艳敏看来,创作一幅画不是机械地去完成它,而是需要画家投入大量的思想和情感,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对家乡山水与人文景观的这份热爱,使得她的作品总是给人一种打破艺术家与观赏者之间的壁垒的亲切感,常常会将人带入她所勾勒的意境之中,仿佛一切喧嚣都随风远去,只留下那份久违的平和与安宁。层峦叠翠、农田菜园,玩闹的稚子、忙碌的老农……在她的画中,我们总能通过细枝末节,找到记忆中那种久违的熟悉感。
三
每每闲暇之时,侯艳敏总喜欢驱车到济源郊区采风。她的车上,画笔和画本是必不可少的两样东西。看到一处喜欢的风景,她总会停下来,拿出纸笔去勾勒。
在不久前的采风途中,侯艳敏发现坡头镇地貌特殊、土质丰富,很多树木的根系相比其他地方的树木更有生命力。她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打算将此作为她接下来作品中的一大亮点。
“艺术来源于生活。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就不用担心灵感的枯竭。”侯艳敏笑着说,济源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给她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线索。除了坡头风貌,小沟背的五色石也将成为她接下来创作的一个方向。
“等忙完画展,我就着手去做。”侯艳敏说,画展不仅是画家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更是画家与参观者交流、带其领略艺术魅力的平台,所以她尤为重视,从半年前就开始准备。选址、选画、装裱……每一项工作她都亲力亲为,力求尽善尽美。
“可能每个画家都是完美主义者。”侯艳敏笑着说,此次画展她将展出80余幅作品,每一幅都是她精心挑选出来的。
“我希望大家通过这些作品看到山水画的多种展现方式,从中引起共鸣,感受到山水画的魅力。”侯艳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