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石语泥言 古轵风采”砚艺泥塑品鉴交流活动在古轵公园砚苑举行,吸引众多中小学生前来学习体验。
据了解,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中国石雕艺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非遗传承人——张书碧是济源四中第二届学生,多年坚持天坛盘砚雕塑,并关注和支持母校发展,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济源四中坚持以社团活动为载体,转变育人方式,激发学生优势潜能,涌现出以“古轵汉风”泥塑社团为代表的多个优秀社团,多次被评为市文明社团,其作品曾评为国家和省一等奖、优秀案例、精品课程。经双方商讨后,决定联手共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现场,一件件精美而富有生命力的砚艺和泥塑作品,引起观众共情、共鸣,不少家长和孩子拿起泥巴制作自己喜欢的作品。“我学着捏一只小鸟,体会到了玩泥巴的乐趣,也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黄河路小学六年级学生宋宇珊高兴地说。
谈及举办此次活动的目的,张书碧表示,砚台制作作为古老技艺,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与情怀;泥塑制作,同样是传承民间手工技艺。二者材质不同,雕刻手法不同,但表达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寄托一致。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有义务、有责任将其代代传承。
“这是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碰撞交融,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光彩。”济源四中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学校将继续探索“文化传承+五育融合”教育新模式,让每一件作品成为德育的载体、劳动的结晶、创新的宣言,让校园成为非遗传承的沃土,让每一名学子在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融中,成长为有根、有魂、有为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