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4月30日,天坛中心校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在天坛实验小学多媒体教室火热开展。参赛教师围绕“空间观念”“运算能力”“推理意识”等核心素养,呈现了三节风格迥异、亮点频出的数学课堂。
张志颖老师引导学生通过《长方体的认识》在三维空间中建构几何认知。张老师以“生活中的长方体”为切入点,通过观察触摸—实践探究—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的特征。课堂上,学生们拆解长方体纸盒,用小棒和接口搭建框架,在操作中发现“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张老师巧妙利用课件动态演示“长宽高”的转化过程,有效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与几何直观能力。李丹阳老师通过《小数加减法》教学,让计算教学回归生活本质。李老师以“校园读书节”为情境载体,通过购买图书的实际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经验。课堂中,学生借助“元角分”的单位换算,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在对比“小数点对齐”与“末位对齐”的计算差异中,深刻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核心规则。通过“错题诊断”“限时速算”“生活账单计算”等环节,学生在真实任务中提升运算的准确性与熟练度,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李金玲老师通过《三角形的内角和》引导学生在猜想与验证中培养推理能力。李老师以“内角和是否与三角形大小有关”的争议为驱动,引导学生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应用的完整探究链。学生通过测量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发现数据接近180°;再通过剪拼法将三角形转化为平角,直观验证猜想;最后结合“长方形分割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的逻辑推理,推导出“任意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整节课以科学探究思维贯穿,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与理性思考中感悟数学的严谨性。
课后,评委组与观摩教师围绕“如何在数学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展开热烈研讨。天坛中心校校长孔新娟对参赛教师予以肯定和鼓励,她指出:“三节课充分展现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度解读与创新处理,既关注知识技能的落实,更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未来教学中,要发挥教学评的引领作用,让核心素养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可见可感。下一步,中心校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以赛促研、以研促教,推动教师队伍专业成长,助力天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此次优质课比赛不仅是教学技艺的比拼,更是一次深度学习的教研实践。参赛教师纷纷表示,通过备课、磨课、授课的全过程打磨,对“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课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