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语文新课标要求,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教师习作教学质量,4月15日,梨林镇中心校与五龙口中心校联合开展“教—学—评一体视域下的习作单元教学改进”主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河南省乡村首席教师郑发展工作室承办,涵盖课堂教学展示、评课议课、经验交流及专题讲座四大环节,为区域教师搭建了深度研讨的平台。
活动首个环节呈现两节三年级习作示范课。第一节课以《奇妙的想象》为主题,通过“说奇妙—绘奇妙—写奇妙”三阶任务群设计,引导学生开启想象之门。执教教师以“想象飞舟”情境贯穿课堂,借助“想象地图”与“调料包”工具,帮助学生谋篇布局并丰富内容,结合自评标准实现写作与评价同步。第二节课《我做了一项实验》则创新融合AI实验课堂与实物操作,通过鸡蛋漂浮实验激发学生观察兴趣,依托“习作锦囊”提炼实验步骤描写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中完成实验记录,课堂趣味性与实效性兼具。
在评课环节,两校教师代表从“教—学—评”一体化视角展开研讨。评课教师指出,两节课均注重情境创设与评价引导,如通过AI视频连线、动态评价量表等工具,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课堂中“自评—互评—师评”多维评价体系,精准对应习作要素,助力学生突破写作难点。评课教师特别强调,两节课例有效落实“学为中心”理念,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实现从“被动输入”到“主动输出”的转变。
第三环节中,多位教师代表分享习作教学实践经验。聚焦单元统整,有教师提出“逆向想象启蒙+具象表达突破”的双线思维体系,配套三阶创意孵化系统与动态评改闭环;针对教材特点,部分教师梳理“阅读铺路—支架搭建—片段仿写—真情表达”路径,通过“素材银行”“路线拼图”等工具降低写作难度;还有教师以真实情境为切入点,设计“校园小导游”任务,结合三级写作支架与“习作升级站”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创作热情。经验分享涵盖兴趣激发、生活积累、方法指导及评价反馈全流程,为习作教学提供多维解决方案。
活动尾声,郑发展以《语文有效课堂点滴谈》为题开展微讲座,从师德根基、课堂秩序、合作学习、反思优化等七维度阐释有效课堂构建路径,强调阅读素养与温情课堂的重要性。五龙口中心校党总支委员贺联营总结指出,本次活动彰显“以生为本”理念的实践转化,勉励教师将研讨成果融入日常教学,持续精进专业能力。
此次联片教研通过课例观摩、智慧碰撞与策略共享,为区域教师破解习作教学难点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注入新动能。两校教师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探索习作教学创新路径,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